2025年01月03日 星期五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我听见诗句来自生命 健忘和“等忘记” 菖蒲乐在“养” 又闻塌饼香 科隆大教堂尖塔上
第17版:夜光杯 2020-04-01

科隆大教堂尖塔上

邵毅平

学语文有什么用呢?总会有人这样问。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说说我登科隆大教堂尖塔的经历。

那是德国的科隆,科隆大教堂是游客必到之处,其尖塔也是许多游客爱登的。那天,我也未能免俗,排在游客队伍里,吃辛吃苦,一级级一层层地往上登。

快登到塔顶时,塔身越来越收拢,空间越来越窄小,横七竖八的梁柱,越来越触手可及。这时,我突然发现了奇妙的景致——几乎所有的梁柱上,都密密麻麻地,涂满了各种语言的文句。梁柱靠外面的部分,要在上面涂鸦,肯定得爬过去,显然相当危险,但照样涂得满满的。那些涂鸦的文句,大半我并不认识,仅就我认识的而言,几乎都是一个意思:某某某到此一游!其中有一句中文的,是“某某某到此三游”——那个“三”字,三横颜色粗细不一,想必那位老兄登了三次,每次添加了一横。汉字的妙处尽现于此,真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说起来,所谓“到此一游”的涂鸦,其实是天下游客的通癖,在许多景点都能见到的;但科隆大教堂尖塔上的涂鸦,惟其因为在百米高空,其难度可想而知,惟其因为琳琅满目,囊括了世界各种语言,而让我深受震撼,也由此顿悟——

人人都想要表达自己!

是的,人人都想要表达自己,这就是语文的原点了。你想要表达自己吗?那你就需要语文。“某某某到此一游”,这是最基本的表达,也是最基础的语文。从“某某某到此一游”,到高大上的文学名著,它们都基于自我表达的需要,位于同一条语文链的两端,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如果仅仅停留于“到此一游”,那语文程度也委实可怜了。还记得某次参观钱穆故居,在台北外双溪的东吴校园里,有位同行的小友沉吟再三,在留言簿上写下“到此一游”……这确实让人觉得美中不足。所以,如果我们不满足于“到此一游”,我们就该力争上游;即使我们写不出文学作品,我们也该力争上游。我们越是努力于语文,就越是能够表达自己,也就越是会有满足感。

退一步说,也许我们能力有限,不是人人都会写作,人人都可以成为作者。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那些好的作者,写出好的作品,完美地表达自己,生动地展现生活,深刻地揭示人性,只要我们有同理心,只要我们有鉴赏力,我们就能通过它们,认识自己,了解别人,所谓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是也。纳博科夫说,好的作者与好的读者,就像两个登山者,从不同的侧面分别攀登,最终相聚在山顶,殊途同归,握手言欢。也就是说,即便我们做不了好的作者,我们也可以做好的读者,二者都能表达自己。这就是语文的功用吧。

而那些善于表达自己的人,其实也就掌握了话语权。汉武帝的皇权重于泰山,可以把司马迁碾成齑粉;司马迁的刀笔轻于鸿毛,又能把汉武帝怎么样呢?但是且慢,请问后人主要通过谁的眼睛,看先秦历史,看西汉王朝,看汉武帝时代,看汉武帝本人?还不是通过《史记》,通过《报任安书》,换言之,也就是通过司马迁的眼睛?司马迁说汉武帝是个多欲天子,汉武帝就是个多欲天子,毫无招架还嘴申诉辩解的余地;就像读了卡夫卡致父亲的信,谁还会站在卡父一边,谁还会在乎卡父的想法呢?所以巴尔扎克会说,拿破仑用剑做不到的,他能用笔来做到。重于泰山的其实轻于鸿毛,轻于鸿毛的其实重于泰山。这就是语文的力量了。

除了自我表达以外,“到此一游”的深层含义,无非想要留住时间,甚至想要获得不朽。登顶的行为转瞬即逝,而直到重刷油漆之前,“到此一游”都会在那里,把那个时刻固定下来,宛如凿上姓名的碑碣。“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说此话的人,听此话的人,都早已逝去,但此话传了下来,艳称千古。推而广之,人生的时时刻刻,无论痛苦还是欢乐,都像桥下的逝水,一去永不复返,唯有我们的文字,可以把它们留住。“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曹丕《典论·论文》)——这就是语文的终极意义了!

(本文为牛竞凡主编《大学语文读本》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