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茶韵(两阕) 春天的柳林 红叶半江船(重彩画) 寻找亭子间的郑叔叔 编织草鞋 忆昔梅湖岸,上巳风雅显 馒头记粗
第21版:夜光杯 2020-04-07

编织草鞋

姜晓明

草鞋在中国起源很早,历史久远,可算是中国人的一项重要发明。它最早的名字叫“扉”,相传为黄帝的臣子不则所创造。由于以草作材料,非常经济,平民百姓都能自备。汉代称为“不借”,据《五总志》一书的解释是:“不借,草履也,谓其所用,人人均有,不待假借,故名不借。草鞋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传统用鞋,草鞋既利水,又透气,轻便,柔软,防滑。

从文献和先后出土的西周遗址中的草鞋实物,以及汉墓陶俑脚上着草鞋的画像证实,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就已出现了草鞋。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在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穿着草鞋,翻山越岭,北上抗日,因此出现了“打双草鞋送给郎,南征北战打胜仗”、“脚穿草鞋跟党走,刀山火海不回头”等民歌,妻送郎、母送子都少不了送一双草鞋的情景。红军的草鞋成为艰苦奋斗的象征。

传统草鞋,一般是一次成型,作坊式编织。先搓好棕绳或麻绳,编好鞋耳(即短棕绳绞成双股线),拿一把上好糯谷草,捶柔软,把板凳放倒转,四脚朝天,套上草鞋棒,即可坐上去编打草鞋,这种鞋被称作棕耳鞋。讲究的人家,不用稻草,用麻来编制,称之麻耳鞋,这种鞋既轻巧、柔软,又耐用,穿上不回汗,非常舒适。

小时候每年的夏季和冬季都有一段时间跟着长辈去乡下,夏天因为农忙,长辈要帮务农的子女做些家务,冬天则是一起过新年。夏季水稻是种两次,因为时间很紧那段时间被称为双抢,顾名思义就是两季水稻收割都要抢时间。在我的印象中,由于天热大家又要下田插秧,所以基本上都是赤脚干活。不过在雨天,我看到乡下的长辈们都穿着草鞋出门,但年轻人也有穿防雨胶鞋的。那时我常常看到年长的伯伯们都在家门口编草鞋,我因为好奇总在他们边上看着,他们就教我编最简单的草绳,可惜看似简单的活到了我手里,编好的草绳一松手就散了。

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是过年,大家都有新的布鞋穿,都是乡下的阿姨、阿婆亲手一针一线做出来的。乡下亲戚多,年初二开始长辈们就带着我们走亲访友,一直要到正月十五。大概五六岁的样子,都是乡下的伯伯用扁担挑着两个箩筐,我同他的孩子一人一个坐在箩筐里,箩筐是有盖子的,这样就能挡风遮雨。因为路都较远,肩上又有点重,伯伯总是换一双草鞋,也许他认为这样轻便、柔软和防滑,不过他穿着布袜子,否则我想他肯定也受不了的,毕竟江南农村的冬天还是比较冷的。

转眼这些都是四五十年前的事了,如今乡下的长辈们都已往生,当年的年轻人现在也步入老年,估计会编织草鞋的人已经不多了。现在也已经没有人会穿草鞋去大城市打工,就算留在农村也基本不务农,都在乡村工厂上班或从事其他经营活动。农田已集中承包给他人,而承包人已经机械化种田了。

当下摄影作品中的很多传统工艺都成了摆拍的工具,就其工艺本身无时不发散着传统文化的光芒,但其功能性无奈地被新产品所取代,被淘汰的命运很难避免。拍摄这幅照片时,摆拍的老农熟练地编织着草鞋,动作利索但表情木讷,也许他觉得草鞋对于自己已无必要,而对于我们只是好奇而已。另一位老农经过这里,惊讶于我们一群人的长枪短炮,老哥俩说了些话就转身离去了,在他转身离去的一刹那,我看到了他不屑的表情。我的心咯噔一下,举起相机快速按下了快门,老农随即也消失在视线中。

坚守与背弃、传承与发展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如果能够相互妥协,坚守就会雅致,背弃也会从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