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寿林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法学家。1946年,他曾在日本东京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秘书、盟国总部国际法庭中国法官。杨寿林在上海的月村居住了50多年。
参与东京审判
杨寿林生于1912年,自幼聪颖,中小学在苏州就读,成绩优异,在苏州城里小有名气。高中毕业后,他进入上海美商德士古石油公司法律部工作。期间,他白天在公司工作,夜里就读于东吴大学上海法学院,毕业后担任德士古公司法律部主任。
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次年1月,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成立,由中、美、英、苏等11个国家的法官和检察官组成,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审判,历时达两年半之久。中国法官是著名的法学家梅汝璈,他的秘书原来是杨寿林的东吴大学同学方福枢。审判工作从1946年1月19日开始,同年七八月间,方福枢因病不能继续工作。方福枢向梅汝璈推荐了杨寿林。接到梅汝璈的邀请后,杨寿林毅然辞去了在德士古公司的工作,于1946年9月飞往东京,成为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一员。杨寿林与其他中国法官、检察官一起历时两年多,共同起草了300多页的起诉书。
同仁月村叙旧
1949年回国后,杨寿林先后在东吴大学上海法学院、复旦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任教授。
1984年,当年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检察官顾问倪征燠被推选为荷兰海牙国际法院大法官。1985年初夏,他回国休假,途经上海时特地看望了杨寿林,并邀集当年的几位同事在江苏路月村的杨寿林家共叙友情,重温历史。1991年,杨寿林去世,亲历这段历史的老人目前大多已离开人世。
月村位于江苏路愚园路西南侧的江苏路480弄,1921年建造,为砖木混合结构的欧式假三层花园洋房,原来共有22幢。1958年,月村的每户花园都被拆除打通,整个月村成为一个大院子。月村原来的建筑布局是东侧及中部为联排双拼别墅,西侧最后一排为独幢别墅。1998年,南侧整排建筑被拆除,而后江苏路拓宽时,月村沿街的双体楼被拆除了一部分。2004年,月村68号被列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文 沈琦华 图 蔡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