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8日 星期二
“勤顺”一月超限1931辆次 75天!他坚守水路国门 客机大幅减少 货机快速增多
第7版:上海新闻 2020-04-09
检测不漏一人 放行不错一人

75天!他坚守水路国门

民警和防疫部门对下船船员进行体温检测本报记者张龙摄

昨天上午,宝山区罗泾货运港区,“润富3号(RUN FU 3)”巴拿马籍货轮正在轮换船员,8名即将轮换上岸的船员都是中国籍。受疫情影响,不少人超期服役,时间最长的两人已在船上待了12个月。

不过,对守卫港口的叶建明来说,每一名登陆者都可能有风险,必须确保其100%核酸检测、100%核对信息无误,才能开启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

检测不漏一人,放行不错一人,这是一位水路国门守卫者的承诺。

守卫一条水上生命线

叶建明是上海港航公安局罗泾港区派出所所长。上午10时,他带领民警赶到码头现场,确定下船时间后,设置隔离警戒区维护现场秩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叶建明告诉记者,这艘货轮3月初从泰国起锚,4月5日抵达上海罗泾港。4月7日边检、海关已上船为准备轮换的船员做好核酸检测,结果均呈阴性。

8名船员下船后,叶建明带领民警再次逐一核实信息,随后派警车将他们护送至宝山集中隔离点。“上海不仅有空港,也有海港。船舷就是国境线,作为水上国门的守卫者,一定也要守牢水上抗疫防线。”

罗泾港区是上海乃至华东地区最大的件杂货港区,也是上海承担“一带一路”货物运输的主要港口之一,水路航线通往世界各地。“疫情最严重时,这个港口也一直没停过,从运输抗疫物资到支持复工复产,这是一条水上生命线。”叶建明说。

1月24日,上海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一级响应。自那天开始,叶建明带领派出所26位民警奋战在抗疫一线,已整整75天没有休整。

“相比疫情暴发初期的陆路道口,和后来因境外输入备受关注的空港,很少人把视线投向水路,但这里同样是一道关。”叶建明说,这75天里,罗泾港区先后停靠国内重点地区船舶30余艘,重点国家船舶80余艘,轮换中国籍船员40余人,“无论是我们罗泾港,还是全市,至今未发生一起外籍船员违规上岸事件,也没有一例经水路、港口输入的疑似或确诊病例。”

这个“0”的背后,是港口民警们的坚守与付出。

一艘船上7名发热者

叶建明清楚记得1月28日那天发生的一切。

“那是大年初四,凌晨3时,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一艘刚刚靠岸的‘琥珀轮’上有7名中国籍发热者怀疑自己感染新冠病毒,不断拨打110求助。”叶建明回忆,听到这么多人发热,当时心里一“咯噔”:不会真的是集中感染吧。他马上带领4位民警穿好防护服赶到码头,当时唯一想的是,一定要守住,不能让病毒蔓延。到场迅速做好码头警戒后,叶建明带领同事将未发病的船员隔离,同时联系120救护车将7名发热者送往中冶医院检测。

拍过肺部CT,初步排除7人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只是普通流感。病人被送回船隔离。没想到在等待核酸检测结果时,晚上7时,几名病人再次拨打110。一直守在岸上的叶建明一问,原来病人因为咳嗽越来越频繁,吓得痛哭流涕,甚至哭喊“要死了”,希望得到关注。

虽然刚检查过,但出于谨慎,叶建明还是再次联系120将他们送医诊疗,结果仍为普通流感。所幸不久,服了药后,病人症状得到缓解,心情逐渐放松。第二天一早,试剂检测结果也显示为阴性,移去“心头大石”的7人最终放心回船离开上海。

每位战友都非常出色

类似的故事,几乎每隔几天就会发生一次。

3月27日下午2时,一艘巴拿马籍的“大彩云”号货轮刚靠岸,就传来一个消息:一名船员高热、重度咳嗽,甚至开始咳血。

叶建明先协调120将患者送往罗店医院检测,同时想方设法安排一栋独立小楼,将其他30多位船员集中隔离,等待检测结果。

医院检查结果令人意外:病患竟是因为过量饮酒,肝脏病变引发高热和咳血。疫情警报解除,病人只需按常规诊疗。

“在抗疫一线,每一位战友都非常出色。我们这里只有船进港出港的时间,没有上班下班的概念。”说起这75天,叶建明说,有一位女同事让他特别感动,“1月份她刚动过大手术,却始终坚守一线,无论几位领导怎么劝她,都不肯回家休息。她说,你们都这么拼,我在家里怎么坐得住?”

首席记者 潘高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