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9日 星期日
隔离 6万套公筷配送到宝山百家示范餐厅 确保新冠患者不因费用影响就医 同在松江却3个月没见上面
第7版:上海新闻 2020-04-17
警医伉俪奋战抗疫一线

同在松江却3个月没见上面

王佳贤

袁维祺

几天前,走出松江妇保医院隔离产房的助产师王佳贤结束14天的隔离观察后,终于与刚刚从浦东机场结束防控工作的特警丈夫袁维祺久别重逢了。他们的上一次见面,还是在春节前。警医家庭,奉献就是他们的生活常态,只不过这一次,他们和所有人一起,经历了一次不同寻常的考验。



火眼金睛查获车内藏人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发生后,刚完成专项任务的松江公安分局特警支队副中队长袁维祺没有顾上休整,便报名奔赴一线,来到上海西南门户G60沪昆高速枫泾道口的查控岗位,开启了夜以继日的驻守模式。

按照“逢车必查、查必开箱、逐人测温、逐人登记”的工作要求,袁维祺共查控入沪车辆1000多辆,配合医护人员测量登记3000多人次。5公斤的警用装备、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长时间日夜颠倒的高强度工作,各种因素叠加,使得他腰椎和膝盖的老伤复发,但他对同事只字未提。直至有一次被同事看见走路时一瘸一拐,才知道连正常行走都受到了影响。同事劝他回去休息,他却摇头拒绝:“特警‘特别能吃苦’不是嘴上说说的,只有疫情结束,我才能放心回家。”

2月初的一个凌晨,一辆山西号牌货车驾驶员的反常神情引起袁维祺的注意。车厢内散落的衣物尺寸不一,不像是驾驶员反复声称“只有一人”的情况。于是他灵机一动,要求驾驶员下车打开后车厢,自己则爬进2米高的驾驶室,果然从车座后找出了一名藏匿女子。

“请你戴上口罩出来吧!”袁维祺喊道。被抓个正着,女子只得爬出驾驶室。驾驶员傻了眼,忙解释妻子事发时正躺在车后座休息,觉得关口防疫查控过程繁琐,意图蒙混过关。后来,经过信息核实和体温测量,排除了两人有疫区接触史和体温异常情况。

近期,防输入成为防疫重点,袁维祺再次主动请缨来到浦东机场,昼夜奋战,每天12小时不间断地将入境人员从机场安全护送至松江的检验点和隔离点。



穿防护服迎20余新生儿

疫情期间,松江妇保医院专门设置隔离产房,王佳贤把四岁的儿子交给自己的父母照顾,和丈夫一样,积极投身一线,在隔离产房中照顾从湖北和其他省市转来需要进行隔离和有发热症状的产妇。除了日常观察,助产师更需要每天数次对每个房间包括洗手间进行清理消毒,还需要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与陪护接生,往往穿上防护服一进产房就要工作10小时。

2月中旬,来自湖北武汉的孕产妇黄女士进入产程,她的家人不是远在湖北,就是居家隔离,无法前来照顾。不凑巧的是,即将临盆时,黄女士发烧了,整个病房区的气氛立即紧张了起来,黄女士自己也躺在床上以泪洗面,双颊涨得通红。王佳贤虽然心里也有一点担心,但是,使命感推着她坚定地来到病床前,除了医疗上常规的程序外,还一直和她聊天分散注意力,并给她加油鼓劲。最终宝宝顺利出生,黄女士的体温也恢复了正常。之后,王佳贤还不时带着食品照顾其饮食,情同家人。

疫情发生以来,王佳贤在隔离产房已顺利为20余名来沪产妇接生。她和爱人的工作都很忙,而且两人的工作时间和隔离期节奏还恰好是相反的,所以,自从疫情发生后,两人就始终是在家里擦肩而过,直到几天前才见上一面。不过,这期间王佳贤还在视频连线中发挥了贤内助的作用,经常通过视频演示,向袁维祺传授医学防范知识和日常清洁消毒要领,还将防护服的穿脱流程、穿脱要点以及工作中的防护细节打印制作成随身手册,让袁维祺分发给一同增援机场的同事,为一线民警提高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能力提供了专业帮助。

“舍小家、为大家”,这是警医家庭的担当和使命。他们共进退、共甘苦,守护共同的家园。

特约通讯员 黄孟陬

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