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4日 星期二
手艺人 化零为整是“顿党” “哑”字原非指无声 小鲍,简简单单个味道 修修补补过日脚 老早开学辰光个小事体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2020-05-03

“哑”字原非指无声

文/叶世荪

普通话管不能说话的失语者叫“哑巴”,上海人则称之为“哑(ō,读若喔)子”。其实,“哑子”的说法并不是上海人发明的。溯源历史,清代《儿女英雄传》:“他们也只好是哑子吃黄连,又如

何敢自己声张呢?”《文明小史》:“别的我都不开口,装作哑子如何?”明代《传习录》:“哑子魋苦瓜,与你说不得。”元末明初《水浒传》:“你从明日为始,并不要说话,只做哑子一般。”

“百度百科”说,“哑子”的出处是元代郑廷玉的《后庭花》第一折:“有个孩儿唤作福童,是个哑子,不会说话。”其实早在唐宋时代就已能见到该词。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十道不通风,哑子传远信。”唐代有首《望梅花》词,其下阙云:“除是沈沈烂醉,忘惊悸,又忘乘坠。乘也不知,坠也不知,齐生死一同天地。这些意味悟难知,却如同,哑子做谜。”可见,早年这个“哑子”并非《现代汉语词典》所归入的方言用词。

除了词的后缀不同,上海话中那个“哑”字的读音也和普通话不同;后者念ya,前者近o;这个区别要从“哑”字的源出说起。

哑,最初并非表示不语或无声;相反,是指笑声、鸟鸣、小儿学语。《说文解字》:“哑,笑也”;《淮南子》:“鸟之哑哑”;《集韵》:“哑呕,小儿学言”。就是多本工具书引用的《战国策》:“吞炭为哑”的出典,故事中的实际效果也仅仅是起到“变其声”的作用,使刺客豫让的妻子辨不出他的声音来,而不是消其音、灭其声。

古人把丧失说话能力看作是一种病症,因此,最早用的是病字头的“瘂”。《集韵》:“瘂,瘖也”;《玉篇》:“瘖,瘂也”。瘖,就是“不能言病(《说文解字》)”。“瘂”的读音和上海话“喔”相近,《广韵》:“瘂,乌下切”。后来在书写时“瘂”慢慢归并入“哑”,而上海人却依然把它读作“瘂(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