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感时(外一首) 新华路名人故居(水彩) 浮动的“安老院” 这一回,我在后方你在前线 积习要改 朗读家
第19版:夜光杯 2020-05-20

积习要改

袁占才

最近出门,遭遇几次尴尬。见了熟人,总得讲究礼貌与热情吧,我就把手伸出去,欲握人家的手;但人家并不领情,隔上一米远,向我摇头摆手算作回应。我心悟,这是新冠病毒在无形中作祟,但脸上还是讪讪的,有些挂不住——好在口罩遮了大半脸面,熟人看不全我的表情。之后,数次遭际,内心坦然了许多,遇有人家也先伸手要握我的,我也不怕给他个不愉快,连连隔空作揖,曰:免握了吧。

疫情残酷,悄无声息地,它在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为使新冠病毒成孤魂野鬼,无所依附,原本再平常不过的见面握手,正在逐步淡化为拱手之礼。

按说,握手礼久远。我国乃礼仪之邦,古代拱揖稽拜,礼仪多多。今人化繁为简,一律握手,以示平等,多好呀。细细揣摩,握手礼,相交于西方之碰鼻礼、贴面礼、亲吻礼、拥抱礼,简单朴实,不失典雅。

疫情席卷全球,今天,我们再怎么诅咒病毒的猖狂,都显得苍白无力了。痛定思痛,亡羊补牢,它需要我们反思。对于医疗科技,乃至公共卫生体系的审视,非我辈俗人所虑。我们个人应深刻反思的,是不良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以及今后应该怎么改变。

历史不是没有预警。数百年间几次大疫,大抵都是动物找的茬儿。鼠疫,在于老鼠和跳蚤作怪,甲肝在于毛蚶作祟,禽流感因飞鸟传播,SARS、埃博拉,包括这一次的新冠病毒,似是果子狸和蝙蝠惹祸。怪我们过于贪婪,给病毒以侵袭之机。几千年了,老祖宗品来尝去,遴选出鸡鸭牛羊、鱼鳖虾蟹等,供我们食用,这就够了,遗憾,很多人总嫌舌尖寡淡,执意刺激味蕾,逢了野物,管它什么生态伦理,哪怕剔出三钱的肉,也敢活剥生灵,大快儿朵颐,最终导致灾难降临。殊不知,人与自然互生共存,唇齿相依。

在这里,我们应该学一学孔子。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绝不暴饮暴食。孔子是变质的鱼肉不吃,颜色不鲜的食物不吃,味道不好闻的东西不吃。有人嘲笑说,孔子要是整日饿着肚子,像墨子一样食藜藿之羹,他就没那么讲究了。这样说似乎也对。但今人已非食不果腹,环境条件都好,再不讲究,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我就很看不惯包桌聚餐,为图热络,一桌子人,喝酒喝得沸反盈天,唾沫飞溅;筷子叨来夹去,风扫残云,弄得杯盘狼藉,既不雅观也不卫生。要是推广公勺公筷,合理分餐,既减少了浪费,又文明卫生,多好。

都说积习难改,实际上,要改掉旧习惯、坏毛病,难不到哪里去。我们这儿有一句俗话: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规矩是人定的,习惯是人养的,风俗是慢慢形成的;什么事儿,都不是一成不变。原先人都土葬,现在不都接受了火葬?原先人上街去,哪个戴过口罩?现今上街,脸上不捂口罩,是不是感觉缺了点什么?号召得力,群体的很多事儿,说扭,就扭过来了。

疫情可以让生活节奏放慢,但不会让日子停摆。它会给世界带来大的变局,肯定也会给人们的思想带来转变。无论是生活节俭,还是馋嘴贪吃,无论是闯遍天下,还是喜宅一隅,都要摈弃陋习,改掉坏毛病,养成好习惯。

这样做,大有裨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