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泱
在上海小南门中华路上,有一座建于1909年的火警钟楼,叫“小南门警钟楼”,至今已历百十一年沧桑。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上小学前的六七年间,大多寄住在小南门大伯家,奶奶在此领着我。这是老城厢董家渡路上的街面房,两边店家毗邻,天天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董家渡路朝东有一座天主教堂,走到底就是黄浦江边的董家渡码头了。朝西顶端就是小南门中华路(另一半是人民路,形成环路)。我常跟邻家小孩玩耍,在小南门周边的小弄堂里嬉逐,如篾竹路、糖坊弄、小石桥街等,时不时就见到一个庞然大物,就是耸立在中华路边的这座警钟楼。它的对面是董家渡路,后面是正在动迁改造的著名老城区乔家路。当年没有阻挡视线的林立高楼,这钟楼就显得特别高大雄伟,醒目亮眼,所以印象至深。
当时大人都叫它“救火会”,何种缘故,我年幼不知,但救火的意思是明白的。从读小学起,我就不住这里了,但常常会跟着父母来看望奶奶。我开始识字懂事了,就知道这“救火会”的来龙去脉,它的全称是上海救火联合会,相当于行业协会。后来市民把所有消防站都俗称“救火会”。联合会创立于1906年,临时设在老城厢内果育堂。当时上海城内有二三十家小规模的救火社,各自为政,且力量单薄。沪上绅士李平书等人出面,提出采用联合之策,成立上海救火联合会,可使防火力量形成合力。此一倡议得到大家拥护,并推选李平书为会长。1909年,救火会在万聚码头街沿码头一带,举行第一次水龙演习,以各队员使用自来水龙头的技术和速度,评出优胜若干。同时,开会议定,建造一座火警钟楼,由朱子尧开办的求新厂承建,筑楼十丈七尺,约相当于现在十层楼的高度,正正方方钢筋混凝土结构,下大上小攀缘而上,中间铁架呈笼状竖起,有一铁梯在内盘旋向上,方便上下。到顶层有一钟室,置大钟一座,重四千八百磅。警钟楼造价需白银约七千五百两,除部分由各救火社认捐,不足部分由王一亭任会长的南市商会通过劝募筹得。同时决定,在钟楼旁集款建造新式副楼一幢,共两层七开间,这里成了救火会的总部,也解决了救火会没有自己的办公及开会场所问题。
经过一年紧张施工,警钟楼和副楼同时建成,并举行了落成典礼。会长李平书主持,有会员四百多人,另有嘉宾一千多人,会上“钟鸣四击,乃试钟礼,众鼓掌如雷”。后来,救火会开会一结账,建造费及日常开销亏空四千两,遂商请著名京剧武生和老生夏月润、潘月樵等艺人,借沪南新舞台进行义演,所得款项将账轧平,还盈余两千四百元,悉数交给救火会。
武昌起义枪响,上海民众群情激昂,救火会与上海商团在小南门警钟楼集会,李平书说:“鄂中有事,各省戒严,沪上一隅,大受影响。现救火会员一律制服,计六百人,于城内外各半,分途逡巡。如听到火警钟楼鸣钟,务必出防,保卫地方治安”。这也是响应武昌革命之举,惹得上海道台刘襄荪急告南京:“上海革命党将起事,商团全数叛变”。而此时,火警钟楼大鸣,救火会会员分头出防,城内遍悬旗帜,商店照常开市。他们受过军事训练,备有枪支弹药,在上海武装起义中,既出防城内治安,又参与攻打江南制造局。在接下来的辛亥革命中,又参与上海光复的战斗。民国成立后,进行火政改革,建章立法,遵照执行。火警钟楼以鸣钟次数,来警示火灾发生地段,并于钟楼平台上日间悬旗、夜间挂灯,来与钟鸣数相匹配。此时全市救火社已增至三十八家。
当然,现代消防科技发达了,“小南门警钟楼”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成为“市级优秀建筑”,供后人瞻仰。铭牌上写着“小南门警钟楼,1909年建”,至今已漫过百十一年的时光。百年警钟楼让人联想到各种灾难的防救,如火灾、水灾、旱情、疫情等,但愿在人们头脑中,对此始终“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