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震
随着现代化的加速,许多城市出现了所谓的标志性建筑,并引以为城市的骄傲。但是,城市就像一株马铃薯般的植物,叶再翠,花再艳,都不是她的精华。她的精华在根部。所以我说,老街是城市的根。作为一个成熟的旅游者,寻找城市的老街是一种有素养的表现。
来胡志明市的第一天,夫人就在网上搜索到范五老街。因为有自觉隔离的意识,直到两周后,我俩才打车前往。离住地有25分钟的车程,好比上海古北新区到老城隍庙的距离。
范五老街是个街区。在初访者的眼里,最老是建筑。街挺窄,仅小轿车可交汇的宽度。街两旁,沿街的客堂都打开着,二楼是风格迥异的花格木窗,有开有关,顺街延伸,像是给整条街镶了二条花边。花边上方,各门户都有宝盖头式的屋檐相拱出不同的屋顶装饰。
刚过中午,很安静,慢慢逛。每间敞开的客堂把老建筑的气息聚集起来,形成召唤力,让你抬脚迈入。进到里面,定一定神,环顾四周,很自然的,你会觉得和这老建筑相匹配的人文生态已不存在了。建筑是老的,而客堂里的生态却是现代的餐饮百态。酒吧一条街,餐饮一条街,随便怎么叫,总是和老街的精神内涵拉开了距离。想想上海的新天地、田子坊等有形无魂的文化生态,想必是现代化的代价吧。这次范五老街逛得不刹根。最好要找一条没有改造过的老街,旧街。
来的全不费功夫。前几天,女儿带我们去寻找卖越南沉香的店家,坐出租车找了两个都不对。真有点泄气,漫无目的地闲逛。一转弯,来到一条老街,哈哈,标准的旧街。什么都有。服装、小吃,菜摊、果摊、网吧、酒吧、古董、画廊、音像、照相、修车、修甲、五金、杂货,应有尽有。这下扎劲了。我们三人不用商量,进老街。
这里没有一本正经穿皮鞋的人,更不谈西装领带了。脏乱差完全忽略不计。热闹啊!叫卖声、喧笑声,音响声,敲打声此起彼伏,而摩托轰鸣声是永恒的低音炮。畅步期间,受其感染,三人扯下口罩,提高嗓门,挨着门户看。
越南这地方,给人一种小一壳的感觉。除了开头提到的减肥型建筑,其他什么都小。中国的月饼里放一只大大的咸蛋黄,而越南的肉包里包只小鹌鹑蛋。这儿萝卜小、大蒜小、油条小、粽子一把能抓十个,剥掉层层粽衣,露出一段半个拇指大的小香肠,上面嵌着一个迷你小辣椒。
这里人也长得小,看不到上海人讲的“肚扑厮”。男的一米七十左右,女的更娇小点。从他们的眼光和微笑里可以看出他们是非常淳朴的人。店里的女营业员认准我们是中国人,一边递货给我,一边说声“谢谢”。她的发音有点前舌音,偏向了“细细”的发音。我赶紧回谢,她笑得更欢了。这里的姑娘透着一种柔美。她们喜欢扎起长长的马尾。坐上摩托,微微前倾,双臂柔柔地抱着驾车的丈夫或男友,轰鸣声起,头盔下的长发随风飘荡,自有一番意境。
累了,找间凉茶铺坐下。矮矮的方桌,矮矮的靠椅,伸直双腿,敲敲,吸一口这里的金橘冰霜,看街景。外亮里暗,如同放电影。一幕幕,老建筑和与之相匹配的人文生态如胶似漆,这才是老街的勃勃生机,这里才是城市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