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
与“绿色”谋发展  用创新促“联通”
第5版:全国两会/焦点 2020-05-27

与“绿色”谋发展 用创新促“联通”

——代表委员建言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内河水系发达,内河航运潜力有望进一步挖掘 本报记者徐程摄

2019年11月1日, 长三角生态绿色 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揭开了共建一体化示范区的帷幕 本报记者徐程摄

本报记者 方翔 毛丽君

2018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这一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2019年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随着一体化示范区进入“密集施工期”,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聚焦长三角这片热土,而这也是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

要“底色”也要发展

制定具体规划并打造两个基地

生态绿色作为示范区的底色,如何协调“绿色”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用绿色优化发展而不是用绿色限制发展,是示范区建设首先要攻克的难题。

“长三角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任务还很艰巨,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化细化,区域协同防治的力度还需加大。”生态安全屏障,是沪苏浙皖四省市政协主席联名提交的提案聚焦的内容。

在这份联名提案中,三省一市政协主席提出制定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目标和规划,推动区域立法与执法协作,加强区域生态环保源头管控,提升区域生态环境科技支撑水平,强化长江岸线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建立健全跨省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等六方面建议,合力打造绿色美丽长三角生态安全屏障。

事实上,示范区揭牌后,针对生态环境联防联控上,示范区内的两区一县开展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形成了联合河长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协作机制。但这些显然还不够。“当前示范区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方面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认为,这些困难和挑战包括区域间的规划不协调、标准不统一、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形成。他建议,加强示范区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顶层设计组织机制保障,建立决策和执行层面的多元沟通与协作机制,研究建立建设开发层面利益平衡和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创新示范区的行政管理考核机制,努力推动区域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要生态绿色,更要发展。如何在发展中擦亮生态绿色的底色,产业布局尤为重要,为此,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张兆安建议国家把一些重大科技项目布局在示范区。“应该充分发挥示范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制度创新的优势,把一些符合生态绿色发展要求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以及国内外大型企业的研发机构布局在示范区,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推动科技成果孵化转化。”

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发展途径是示范区肩负的使命,在张兆安看来,要完成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这一使命,有必要打造两个重要基地。“希望国家相关部门推进生态绿色发展的新科技、新标准、新产业、新业态、新项目、新服务,可以放在示范区试验,成为推动全国绿色发展的示范基地;希望把自贸区扩大开放的一些政策延伸到示范区,或者把示范区直接纳入到自贸区试验,因为现在两省一市都有自贸区,尤其要扩大绿色服务贸易开放,如外资独立办学、办医,以及免税商品、开征环境税、发行绿色债券试点等,成为推动全国绿色开放的创新基地。”

用“创新”推动升级

建议成立长三角中小企业银行

要成为中国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区域金融的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今年两会,民建中央提交给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44份提案,其中之一是聚焦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具体建议包括制定《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区域金融合作规划》,消除金融在长三角地区流动的政策障碍;加快构建长三角区域内银行一体化经营管理机制;加快区域内金融机构信贷业务一体化等。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程度最高,金融较为发达,特别是上海在中国的金融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享有国家战略地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徐葵君建议成立长三角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并将其总部设在上海,业务辐射长三角地区。

徐葵君委员通过调研发现,尽管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提供了金融服务与支持,但广大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是深感商业银行的服务内容、服务价格以及服务门槛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金融需求。在她看来,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因其特定的金融服务定位,很难对中小企业实行精准服务。

“长三角区域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的成立,不仅有助于促进该地区中小企业发展,而且也可进一步促进区域与区域之间更紧密的经济联系与合作。”徐葵君委员认为,通过先行先试引领区域性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的建立与发展,发挥深化金融改革和开放创新的试点示范作用,为今后建立全国性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取得经验夯实基础。

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金融一体化是重要部分,这是许多代表委员的共识。全国人大代表、城银清算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崔瑜建议由人民银行总行牵头,指导长三角区域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组成支付清算一体化领导小组,建立长三角支付清算服务一体化工作机制,促进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金融企业的跨区域合作与协调,制定支付清算一致性政策。

除了金融市场之外,其他市场的一体化也需要有创新的思维。全国政协常委、台盟中央副主席、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张泽熙建议推进长三角技术成果交易市场一体化建设,实现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互联互通和跨区域深度融合,从而加快推动区域创新能级提升与产业转型升级。张泽熙建议,可组建长三角技术成果交易市场联动整合管理办公室,进一步探索高效合作联动机制。待制度保障建立后,则要从各方面推进落实,深入监督追踪,推进市场规范化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路径模式,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工商联主席王建沂建议,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发展湾区经济的角度,支持我国数字经济龙头企业紧紧抓住国家重要窗口机遇期,在长三角地区特别是在示范区提前布局和建设一批一定数量级的大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物联网和智能计算中心产业集群,主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

兴“基建”促进联通

可发挥内河高等级航道网优势

路通则事通,对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而言,交通运输的互联互通对于带动产业互动、要素流动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就提交了“推进长三角区域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案。这一提案已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有所体现。

今年,施卫东又进一步带来了“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打造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的新提案。他建议,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发展高位协调机制,建立国家层面的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联席会议制度,高位统筹协调,及时解决全局性、关键性和紧迫性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重”,指的是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某种程度而言,加快长三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或将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长三角内河水系发达,内河航运资源优势明显。“长三角内河集装箱运输效率高、成本低,污染也相对公路运输低很多,近几年增速很快,但总体而言在大物流集疏运体系里占比仍然很低。”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开发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徐珏慧说,究其原因在于,航道规划和建设跟不上需求,“内河高等级航道网的优势远未有效发挥,与长三角两省一市长期以来的大规模内河航道整治投资和内河高质量发展要求极不相称,未能产生期望效益和效果。”在会同业内有关企业一起调研的基础上,徐珏慧提出了进一步优化长三角港口群集疏运体系的建议,希望能够推动长三角地区的公铁联运、河海直达,补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内河集疏运短板,切实惠及长三角实体经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