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果洛抒怀 夏天到了(水彩画) 西瓜与冰砖 陈寅恪著作要用繁体字排的缘由 为了生的向往 我与上海图书馆
第18版:夜光杯 2020-06-12

我与上海图书馆

吴 健

“世上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是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作家博尔赫斯的名言,在我的脑海里,这一“人间天堂”的具象无疑定格在淮海中路上的那幢高楼……

新闻工作者最大的优势,莫过于记忆。小时候,我对上图的印象只源于老片子《逆光》,当徐珊珊和夏茵茵这对有追求的“女师徒”走进阅览室的时候,当镜头里出现皓首老翁拿着放大镜阅读报刊的时候,当“星期天没有约会的人才去图书馆”的玩笑话传出的时候,我也许不会把它的魅力和游乐场、电影院等同起来,因为“玩”与“乐”是少年们除了学习以外最大的“任务”。

在自己步入网络时代的编辑工作后,上图就像一串成熟的果实,静静地摆在那里,没有丝毫的招蜂引蝶,却总有一种特殊的气息吸引着你。许多人眼里,图书馆藏书再多,也抵不过网络信息的广泛,可任何时候,一种资源的充实,必然造成另一种资源的匮乏。作为编辑,我的愿望是第一时间了解读者还有多少未知没有满足,至少我本人就是充满许多问号的读者,满足他们就是满足自己;作为读者,当信息来源高度多元化,当常见知识内容近乎无限和免费地摆在面前的时候,有多少人会感慨:“太多了,太乱了,太杂了,时间都花在找的过程中!”是的,有效与无效信息的混杂,毫无检索整理的内容涌来,形同新的“信息匮乏”变种,我们陷入到“选择的困顿”。

正是上图,让表面“信息超载”、本质上却“信息无助”的人们获得一处宁静的港湾。我做的是专刊类版面,新闻不光图快,更在乎于深。当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上天时,我在上图的角落里找到1980年某杂志上刊登的中国宇航训练员的珍贵照片,其中提及这是中国报刊首次报道中国的太空旅行计划,而这个训练基地就在上海附近。当许多人的目光紧盯叙利亚冲突的时候,我在上图的书架上发现了俄罗斯著名周刊《新时代》的身影,丰富的现场纪实,震撼的前线照片,成为我编辑工作的重要帮手。当许多媒体只能用评论与臆测来解释亚太、中东、欧洲等地的冲突纷争的时候,是上图提供的详实深度资料让我的版面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的确,关于报纸,关于杂志,关于图书,似乎在依赖网络的现代人眼里越来越被忽视,急匆匆的步履无法慢下来,耽于赶路,以至于忘记了为何一直在路上,更谈不上欣赏沿途的风景。但对我来说,热爱报纸,热爱图书馆,让新闻与过去密切地交融起来,这犹如热爱一种信念和传统,“它从不会使一个人变弱,实际上,在命运抉择的重要关头,它能让人更加强大!”

至少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里,上图、报纸和我的表达或许不够“潮”,但我们承诺:给你足够的事实,给你科学的方法,也正因为我们把力气都用在这个上面了,所以我们没有力气去大声嚷嚷,或者大声喧哗,就如同前几年名气不小的“至尊萝卜王”,不是炒菜,是在炒作料。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