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世荪
上海人称“叔父”为“爷叔(ya so)”是有缘由的:和叔嫂关系、萝莉大叔控之类称呼中的叔叔不同,这个“爷”字起到了亮明辈分的作用;因为“爷”在上海话中表示父亲,“爷叔”就是从父亲那儿论起的叔叔。
不要以为现代汉语中祖父的称谓用在父亲身上,是上海人把辈分搞混了,古时候人们就把父亲叫做“爷”。南朝《冥祥记》说史世光与女婢飞上天时,“其家
有六岁儿见之,指语祖母曰:阿爷飞上天婆为见否?”唐代《玄怪录》中有首诗:“愿爷相念早相见,与儿买李市甘瓜。”宋太祖赵匡胤甚至在三司关于截用木料的奏折上批示:“截你爷头,截你娘头!”明代《金瓶梅词话》
写西门庆为儿子治病拜神,李瓶儿说:“只是做爷的吃了劳碌了。”例中“爷”与“儿”(或“娘”)相对,指的都是父亲。
这个缘由还可以从“爷”的字面上找到。最初,当作父亲讲的“爷”字写作“耶”。北朝民歌《木兰诗》里所有表示父亲的“爷”,在唐代人编辑的《古文苑》中都写作“耶”:“军书十二卷,卷卷有耶名;阿耶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耶征”。还有杜甫著名的《兵车行》诗句:“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所以宋代《韵补》说:“俗谓父曰耶。”“爷”的繁体字就是加上义符“父”的“耶”——“爺”。古籍中记为“爺(爷)”或“耶”表示父亲的情况兼而有之。
在宋代以前,甚至还有把父亲称作“爷爷”的。前例《玄怪录》那首诗的前半阕就是:“忆爷爷,抛女不归家。”隋代《启颜录》记录一则故事,说五岁的晋王绚读《论语》,读到“郁郁乎文哉”一句时,家人和他开玩笑,让其改为“耶耶乎文哉”,“绚奉手对曰:‘尊者名安得为戏’”。故事是说晋王绚很小就懂得礼仪,不能把对父亲的称呼当作玩笑。后来宋代的李昉等人注释这则故事:“吴蜀之人,呼父为耶”。据清代钱大昕考证,有明确证据把祖父称作“爷爷”的,始于宋代。
到了近代,用“爷”来指代父亲的习惯依然保留在上海话里。《上海民间故事》:“小剃头是个呒爷呒娘的苦恼囝”;小说《女大亨》:“娘早就死了,爷在码头上做小工”。更多的是“爷娘”两字连用,表示父亲与母亲。王安忆《寻找上海》:“她说叫阿兰便是,家里爷娘从小叫惯的。”还有沪谚:“远烧香勿如敬爷娘”“爷娘相打两边亲”“要求子孝,先敬爷娘”“爷娘勿正,带坏子孙”“爷娘有勿如自家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