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2日 星期三
幕后 蛙声 “蓝洞”咏叹 老字号 一入厨房深似海 也是这样的雨天
第21版:夜光杯 2020-07-07

蛙声

郭树清

蛙声,对于自幼在崇明岛长大的我,实在悦耳。每当春夏雨后天晴,夜幕降临的时候,明月高挂,星汉璀璨,乡间池塘,河沟边,稻田里,就会传来阵阵悦耳的蛙声,似鼓如潮,“咯咯,刮刮,果果”,如一曲曲优美动听的和谐韵律。那时,我内心总在向星星诉说,同田蛙和明月唠嗑。蛙声、明月和星星相伴着我度过了童年和青年一段美好的时光。

青蛙,乡间称之为田鸡。田鸡又有老花田鸡、小田鸡之别,体形较大者又叫作“茄猫”。

如今,离开家乡,耳边喧嚣着的只是城市的吵闹,再也听不到静谧的蛙声。除了中秋之夜,遇上天晴赏月之外,难见莹莹钻石般的星星,更无法寻觅乡间蛙声伴明月的那种宁静闲适的感觉。身后拥挤的城市,视野反而小了,久违了那份在乡里,身披月光,听蛙声吟唱,与星星对话的情趣。

春末初夏,回到了故乡。村落的夜晚月光,星芒,蛙声依旧,几十年来未闻其声咯咯欢唱的蛙子,如今它们依旧在村野护着蓝天,守着星斗,恋着锦绣,黙默地施展歌喉。相别了几十年的家乡的夜色,明月,星星还是那么引人遐思。在乡间,有蛙声作伴,何谈寂寞。抬头望明月、星星、心底一下变得清澈如水。蛙声、明月、星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它们是家乡自然环境良性循环的证明,它们也是家乡生态文明描绘出的一片鲜活的希望。

在乡间,田里有田鸡,则是庄稼的卫士,害虫的天敌。它是稻飞虱,苍蝇,蚊子等害虫的克星,据说一只田鸡—年可捕食上万万只害虫。农谚云,春捕一只蛙,秋少一担谷,蛙满塘,稻满仓。在自然界中,田鸡素有活晴雨表之称,崇明谚话称“田鸡呱呱叫,大雨要来到”,“八月田鸡叫,干得泥土翘”,“风热天有晴,田鸡日夜鸣”。农人们依据田鸡的鸣声来操办农事,并预兆当年天气的收成。

而今的我,面对明月和星空,任凭那恋旧的情绪在心头上掠过,心中平添了许多人生的沧桑。此时此刻,只有明月照我心,唯有蛙声代心曲。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