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 杨雪凡 摄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施慧静 摄
华东师范大学 邵兴仁 摄
复旦大学 刘威辰 摄
同济大学 朱隆喜 摄
上海交通大学 陈家生 摄
上海体育学院 张正 摄
同济大学 周游 摄
请关注新民印象
本报记者 易蓉
千林万木,叠翠流金,秋风拂过的校园进入了最有色彩层次的时节。镜头定格的瞬间,记录下校园的秋日美景,也存下了一份诗意的记忆。11月,本报发起“新民晚报杯”校园秋景摄影大赛以来,收到了1200余件投稿作品,申城高校的“醉美金秋”跃然眼前。
金色是属于秋天的魔法。在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岸边的梧桐树叶已是片片金黄,倒映在河水中泛起金色涟漪;在上海师范大学的水杉林间抬头仰望,阳光从高耸的枝头倾泻,一簇簇正在变黄的杉树细叶染上一层闪亮的金黄,璀璨耀目;上海外国语大学地标建筑的蓝顶与蓝天黄叶相辉映,成为上外校园的最佳留影打卡地;镜头随无人机起飞,俯视同济大学的校园,一泓碧水将两岸金黄分隔,两叶扁舟齐头并进,在一片明媚中奋楫争流。
秋天也正是“橙黄橘绿时”,大学校园里的那些建筑与秋景包容彼此,互相成就“最美取景框”。从校门到相辉堂,粉砖、黄叶、青木层层叠叠,航拍视角的复旦大学宛若一幅油画;上海交通大学的老图书馆掩映在层林尽染的色彩中——枯黄的落叶散落在绿色的草坪上,深绿的灌木点缀其中,远处的梧桐叶落殆尽却恰好透出建筑的红砖墙,一切如此相得益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一间教室,窗为框,叶为画,影如精灵在桌椅间雀跃;上海体育学院的绿瓦大楼以金色屋脊和墨绿色琉璃瓦呼应着满园树顶的橙黄与碧绿……
植物是校园里的永驻生灵,它们的敏感变化是时光悄然留下的印记,花开叶落的轮回默默地陪伴着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在校园里驻足,仔细聆听,你是否能捕捉到这些无声的语言?
90后的“新民之燕”飞入00后的“象牙塔”,邀请高校师生用镜头聚焦申城大学校园的“枫红杏黄”和“彩叶缤纷”,用摄影的语言共诉象牙塔中的人文情怀。秋天的尾巴还在,还不赶快捉住它?
▲投稿邮箱:xmsyb@xmwb.com.cn
▲截稿日期: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