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世荪
《上海闲话》一书中曾抱怨说:“《辞海》只把‘脗’作为‘吻’的异体字,音读‘吻’,没注意到‘脗’也是吴方言词。”
“脗”在古代有两个读音。元代《韵会》“武粉切,音吻”;明代《正字通》“音敏”。《庄子·齐物论》:“为其脗合,置其滑涽”;意为与万物吻合为一体,置混乱纷争于不顾。其中“脗”后人注音“wen”。按照中国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说法,“w”和“m”的不同发音,是汉语历史发展的产物,本身就有转承关系。
在吴方言和上海话中,“脗”继承的是读若“敏”的音,意思和另一个读音的“脗”相近,表示合并、合拢。例如“脗拢(合起)”“一脗勿差(严丝合缝)”“一拍脗缝(一拍即合)”“口脗不言(不说话)”等等。当然,其中最为常用的词组是“脗缝”。清代《土风录》卷八中写道:“脗缝,《侬渠录》云:‘吴人谓合唇曰脗嘴,合而无际曰脗缝’;脗音泯。”乾隆时期的《苏州府志》说得更清楚:“谓凑合无罅隙曰脗缝。脗,美韵切,合唇也,唇合无间。”想到此处突然发现,古代对个人合唇脗嘴、闭口不言的形容,和现代情侣间的拥吻意境极为相似!“Sealed with a kiss”,也是两人唇合无间、不须多言。从这个意义上说,“脗”是“吻”的写实记录,而“吻”是“脗”的浪漫表现。惟其如是,把“脗”念作“敏”,让“吻”去专事浪漫,上海人的选择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