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助欧盟的防疫物资 图GJ
2020年,注定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全球性危机,人类发展面临空前挑战,国际形势进入动荡变革期。中国选择迎难而上,育先机开新局,并取得丰硕成果。
抗疫援助展现大国担当
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每天都有许多生命逝去。面对严重危机,人类又一次站在了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中国,选择迎难而上。
这一年,中国抗疫成就举世瞩目。短短几个月,中国不但成功控制住疫情的蔓延,还在第一时间启动疫苗研发,并及时复工复产、复市复学,成为主要经济体中今年唯一实现GDP正增长的国家。
中国还积极支持全球抗疫。最早向世界报告疫情,第一时间发布病毒基因序列等关键信息,坚定支持世卫组织发挥领导作用,向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全球人道主义应对计划提供资金援助,组织上百场跨国视频专家会议,毫无保留地与各国分享抗疫经验……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疫情之下,中国发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向150多个国家和9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为有需要的34个国家派出36支医疗专家组,迄今为止向各国提供了2000多亿只口罩、20亿件防护服、8亿份检测试剂盒。中国还积极推进药物、疫苗研发合作和国际联防联控,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全球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政府卓有成效地开展全球卫生外交,致力于全球合作抗疫,展现了大国责任和大国担当,有力地回击了将新冠疫情政治化、把病毒标签化、对中国‘污名化’的妖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郭长刚发出由衷感叹。
元首外交成最鲜明特色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主席时刻关注国内外疫情形势,高度重视抗疫国际合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频频开展元首外交,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推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发出国际社会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最强音。”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名誉所长朱威烈认为,元首外交是2020年中国外交最鲜明的特色。
习近平主席以大国领袖的全球视野和使命担当,密集开展元首外交,包括以“视频外交”“云外交”的创新方式,同外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会晤、通话84次,出席重要外交活动22场,为全球抗疫凝聚共识,为中国外交指引方向。
这其中既有双边对话,也有多边会议;既有与来自亚、欧、非、北美、南美等大洲国家领导人互动,也有同国际组织负责人会见通话;既面向外国政要和国际组织,也面向外方友好人士和普通民众;既谈疫情防控,也谈传统友谊、务实合作、复工复产、“一带一路”、多边主义、全球治理等话题。
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习近平主席不断通过各种双边渠道,大力倡导、推进国际抗疫合作,不仅传递了中国元首外交的温度,还为全球战胜疫情树立了榜样、增添了信心。
多边主义推动全球合作
这一年来,受疫情冲击,多边主义处在最脆弱时期,全球化的短板也被放大。对此,各国都要做出开放还是封闭、团结还是孤立、合作还是对抗的重要抉择。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依旧力挺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发挥更大作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积极参与区域一体化,维护产业链和价值链稳定,选择和各国的互利合作逆势前行。
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约而至,黄浦江畔,来自全球各地的“新老朋友”共赴盛会。疫情影响下,“进博会磁力”不减反增,共吸引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多家企业前来参展,与世界共享中国经济复苏和扩大开放的红利。“第三届进博会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外媒毫不吝啬夸奖之词。
11月15日,中国与东盟十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得以达成。疫情之下,这份协议尤为珍贵,也让人们在灰暗中看到光明。这是地区国家以实际行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步,对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稳定全球经济具有标志性意义。
对于2020年中国外交的整体表现,郭长刚表示,疫情对各个领域来说都是一次大考,外交领域同样如此。但我国成功应对了疫情的考验,外交领域同样如此。
这一年,新冠疫情深刻改变了世界。全球治理面临巨大挑战,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功能被削弱。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抗击疫情?疫情是对各国治理模式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各国交出了不尽相同的答卷。
在这场“大考”中,中国致力于全球合作抗疫,展现了大国责任和大国担当;习近平主席频频开展元首外交,发出了与国际社会共克时艰的最强音;而中国积极推动多边主义进程,也让这个被阴霾笼罩久矣的世界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 王若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