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仲源
退休多年,骑着老旧的永久牌自行车,禁不住浮想联翩。
1969年2月,16岁的我插队落户于上海县新泾人民公社程桥大队张泾生产队。那年代,队里的年轻人如果年底分红后能买辆新的自行车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好在我父母是双职工,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当我提出分红后买辆新自行车的想法,父母也就“批准”了。
当年上海郊区五金店里大多是普通的28英寸男式自行车,价格在120元左右,但我看不上眼,我要买一辆“时髦”的“凤凰”牌或“永久”牌自行车。与普通的自行车相比,当年称为“花式车”的永久牌17型或凤凰牌18型所配的黑色全链罩、那闪闪发亮的“克罗米”(对镀铬的俗称)书报架(后座的俗称)、单撑脚、双铃,骑着才“扎台型”呢!郊区没有我到市区找,在静安寺的“得利车行”,正巧有一批不久前刚进货的永久牌17型自行车。我当即买下,记得花了160元左右。
新车最多的用处当然是“谈朋友”,当年我前往三四公里外的女友家、相约去看电影、外出游览,骑着这辆永久17型有多风光!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离开了插队落户的农村到上海县机关单位工作,上下班乘公交车了。“女朋友”也于八十年代初安排进了国营单位工作,我们结为了夫妻。这辆自行车成了妻子上下班的交通工具。有了女儿以后,这自行车横档上安了一只小坐椅架,女儿坐在椅架上与妈妈一起“上下班”,到单位的托儿所、后来又到天山新村幼儿园。这情景成了女儿难忘的回忆。
到八十年代中期,靠亲友的自行车票,我买到了一辆心仪的永久13型自行车,而那辆六七成新的永久17型放在寄售商店卖得了一百多元钱。
永久13型自行车,是上海自行车厂当时制造生产的一款高档自行车。妻骑着这辆高档新自行车上下班赢得了不少同事的羡慕,骑在路上既风光又可省力些。有时遇到休息天陪妻子“回娘家”,我就又担当起“车夫”的重任,让女儿手握龙头坐在前面横档上,我骑上车后,车旁扶着车座的妻子紧迈几步、侧身踮脚轻轻一跳就坐上了后座。一辆自行车一家三口骑行在马路上,这可是当年不少“三口之家”的“回娘家标准版”哦!
现在,永久13型克罗米的部件已是锈迹斑斑,原配的牛皮座垫早已裂坏换成了人造革座垫,还用深色布袋包裹着。但车架前方的“永久”铭牌依然显眼、焕发着昔日的光彩,中竖档管上“PA13型”的标贴依稀能辨,龙头塑料握把和踏脚板上的“永久”字样安然仍在。
退休的我经常到老家看望父母,还是骑着这辆自行车。母亲去世后,我仍骑车去看望父亲,“迭部脚踏车侬还勒辣用”,年迈的父亲倚在窗前,看到脚踏车若有所思道。
如今,三十多年“高龄”的永久13型自行车仍然陪伴着我。尽管我骑着这辆“老坦克”在非机动车道上,与无数电动自行车同向而行显得有点不入流;尽管家里也备了私家车,但是我仍不忍将它抛弃。
回味点点滴滴,我从心底发出“天翻地覆”的赞叹。这是迈入小康社会,体会今昔两重天的对比,也是回望过去发自肺腑的感慨。一辆自行车承载了这么多的故事,是我们这一代人挥之不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