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郊区新事 辰山春日赏樱 冬去春来 崇明东滩越冬候鸟即将北上 “绿色猪肉”第一证落户松江
第11版:郊野大地 2021-03-26
“绿色”贯穿养殖全环节 打造绿色农业新范本

“绿色猪肉”第一证落户松江

什么是家乡的猪肉味道?对此,家住松江区广富林街道的徐燕燕有自己的答案:地产的松林猪肉。近日,松林食品集团的8款猪肉产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的绿色认证证书。

吃着绿色食品长大的“绿色猪肉”将上市,不仅对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对于松江区乃至上海市的绿色畜牧产业来说,更是一个好消息。

松江区农委副主任顾晓峰介绍,截至去年底,松江区绿色食品获证企业有100家,认证率达到47.53%,位列全市第一。猪肉获得绿色认证,这在松江乃至全市都是首张。

吃绿色食品长大

产品“绿”不“绿”,关键在原料。“我们首先要找到获得绿色认证,并能够稳产保质的原料供应地。”松林公司掌舵人王龙钦回忆起此前三赴东北,寻找绿色玉米和豆粕饲料的经历,直言“并不容易”。通过多方走访,敲定饲料原料供应商,研制专用饲料,松林“绿色猪”的养殖完成了关键的第一步。

养殖,是生猪生产的“第一车间”,保“绿”也很关键。对于采取“公司+农户”运营模式的松林来说,公司提供种苗、饲料、技术指导、销售,农户负责养殖。王龙钦认为:“掌握了原料和种苗这个源头,就抓住了绿色养殖的‘七寸’。”

绿色技术标准落实到每个圈舍,出栏时的考核“打分”,也是规范养殖的强制约束。全国劳模李春风是松林公司的签约户之一。在他的农场,每年会代养1500头松林生猪。平时养殖过程严格对照技术清单,生猪出栏时还要接受松林的考核,借此核定代养费用。因为养殖的成绩优越,李春风去年获得15万养殖收益。公平合理的考核奖励制度,保障了松林出产的猪肉品质,让食者心安,也让践行绿色养殖的农户有更多的获得感。

监管保障“一绿到底”

获得认证后,如何保障“一绿到底”?完善的监管体系不能缺席。

董家明就是松林聘请的技术指导员之一,每隔两三天,董家明就要对他分管的10个农户养殖场进行一次全覆盖的监管。“查看圈舍环境、饲料仓库,以及免疫、健康状况。”像董家明这样对畜牧养殖颇有经验的“土专家”,松林共计聘请了8位,他们既是技术员,也是绿色养殖的“内检员”,保障绿色养殖技术落实到位。

政府方面的管理和服务也不能缺位。为了提高农业产业体产“绿”控“绿”的积极性,《松江区2020年绿色奖补实施方案》明确,对在绿色农业发展表现优异的农业产业体,区级层面共计给予资金扶持1268万元。

另外,区级层面也协调了村镇农技部门,成立了一支质检员队伍,不定期对各街镇的绿色认证企业开展交叉检查。同时,建立退出机制,经严格考核检查后,劝退与标准差距大且整改不力的获证企业,去年就注销10家产业体的绿色食品证书。

绿色猪肉获得认证,是松江绿色农业发展的新范本。此外,松江还培育了“松江大米”“仓桥水晶梨”“黄浦江大闸蟹”等地产优质农产品品牌。从大米、蔬菜到水产、猪肉,来自松江的各种名优农产品,丰富了沪上市民的米袋子和菜篮子,也以绿色品质保障着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接下来,松江将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以新城发力推动浦南绿色发展实践区建设,深化‘公司+农户+合作社’发展模式,持续打响松江农业品牌,努力走出一条与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乡村振兴新路。”松江区区委书记程向民谋划着未来松江农业农村发展的蓝图。

本报记者 杨洁 通讯员 李谆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