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舒
岳飞抗金,在中国家喻户晓。岳飞出生后,家乡发洪水,母亲姚氏抱着儿子跳进一个水缸,漂流到小镇,无家可归的母子俩就在那里安家。因家贫,无纸无笔,岳母便教儿子用柳条在沙上练字,后来她又在岳飞后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岳飞成了一代抗金名将。
《说岳全传》把这段佳话讲得更加玄妙,说岳飞生下后啼哭不止,一位道人见之曰:“三日内倘有惊恐,叫安人(岳飞之母姚氏)坐在花缸内方保无事。”姚氏抱了儿子一入缸,天崩一声巨响,江水滔滔而来,岳飞父亲被洪水淹没,缸内的姚氏抱着儿子随水漂流,漂泊至大名府黄县村定居。
这些传说与故事其实是后人编造的。据《岳飞家谱》记载,岳飞之父岳和(1086-1122),字坤铸,相州汤阴人,其父岳立,曾封唐国公。岳和为人宽和仁慈,不入仕途,亲身务农,家境殷实而乐善好施。遇河北饥荒,乡人有欠债者,岳和主动免了。他还将烧好的菜与粥,救济附近饥贫者。乡中有人与其争地,岳和宁可吃亏,不与之争辩,乡人皆敬重岳和。
岳和之妻姚氏,生两子,次子名岳飞,因岳飞出生时,有大鸟飞掠其屋顶,岳和以为吉祥,故取名为飞,字鹏举。寄希望岳飞长大后有鹏程万里的前途。
岳飞幼年乖巧、聪颖,岳和为儿子请来老师,教其读经史,练习书法,从岳飞留下的手迹看,岳飞写的字确实下过一番功夫。岳飞在读书中,尤喜兵书。北宋朝廷重文轻武,但岳和见儿子喜武,身体又壮实,便请来名师周同(《说岳全传》中易名周侗)教儿子武功,在周同精心调教下,孔武有力的岳飞武艺精进,经他勤学苦练,岳飞能开三百斤的弓、弩八石,其枪法尤其精娴,一时无人可挡。
当时,金兵屡犯宋境,岳和就勉励儿子学好武艺,为国尽忠。正是岳和的悉心教诲和不断开导,岳飞后来才走上从军报国之路。
岳和心胸宽广、正直善良、爱国爱民的品行,也遗传给了儿子岳飞。而岳和对儿子的培养,在文武两方面给予了熏陶与指引,确对岳飞的一生有很大影响。
岳和卒于宣和四年,时年37岁,当时岳飞已20岁,因此,岳飞的童年、少年至青年接受的教育,其父岳和有很大功劳。岳飞功成名就后,岳和被追赠为太师隋国公,岳和夫人姚氏卒于绍兴六年,生前封魏国夫人。由于姚氏比其丈夫岳和多活了14年,因此,小说与演义中把岳和对儿子教育的一些记载,都移加到岳飞母亲姚氏身上。
岳飞母亲姚氏,是个标准的贤妻良母。岳母识字不多,纹身刺字也绝非寻常村妇能为,因此在岳飞后背上刺的“精忠报国”四字,《宋史》、宋人笔记及宋朝野史中均无具体记载。岳飞之孙岳珂曾著《金佗粹编》一书,也无此记录,如果其祖母姚氏有此壮举,岳珂不可能不记载于文字。“岳母刺字”的流传,最早见于清朝,清抄本《如是观传奇》与清代小说钱彩写的《精忠说岳》(又名《说岳全传》),才有此描写。但据《宋史·岳飞传》载,岳飞在蒙冤受审时,他十分气愤,撕开自己衣襟,后背上有“尽忠报国”四字。据嘉靖三十一年熊大本编撰《武穆精忠传》载,岳飞为自勉,请工匠在其背上刺了“尽忠报国”四字,而据由冯梦龙定稿的《精忠旗传奇》载:“史言(岳)飞背有‘尽忠报国’四字,系(岳)飞令张宪所刺”。
“尽忠报国”怎么变为“精忠报国”,一种说法是宋高宗赵构曾因岳飞抗金有功,特赐一面“精忠岳飞”的旗帜,于是后人便把两者混为一谈,其实这个出典最早源于岳飞之父岳和,岳和曾勉励少年岳飞“为国尽忠”,这才是“尽忠报国”的由来。综观岳飞一生重大成就,与其父岳和对其谆谆教诲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