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姜叶萌 记者袁玮)近期,虹口区法院执行裁判庭在受理和审查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征收补偿决定案件中,将纠纷化解关口前移,帮助群众排忧解难,顺利调解促成多户居民签约,有力保障了北外滩116地块收尾工作顺利推进。
116街坊位于北外滩核心区域,街坊内房屋年代久远、空间狭小局促,没有独立厨卫设施,很多人家过着手拎马桶的日子。多年来,居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尽快旧改。因此116街坊旧改得到大部分居民赞同,截至今年3月初,签约率达99.25%。但剩余的6证(即6本公房租用凭证)居民不同意征收、不签约,成为征收地块的收尾难题。
吴家姐弟三人从小在116街坊长大,父母去世后,老房现由小弟一家实际居住。老房旧改,这个“蛋糕”如何分配?姐弟三人各有想法,大姐认为自己是公房承租人,姐弟三人应当平均分配利益。二弟认为,女儿出嫁从夫,大姐应当少分。小弟认为,大姐出嫁后在婆家已有过分房,户口之前也从老房里迁出了,只因多年前做生意赔了房子,才又将户口重新挂回老房里,大姐应该少分,且二哥的单位也分过房子,只有自己从小到大、结婚生子都住在老房,经济条件不好,应该多分补偿。
征收启动后,吴家姐弟始终无法就利益分配达成一致,对该户的征收陷入了僵局。征收部门只得向虹口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裁判庭庭长林彬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家庭内部对旧改利益分配不能达成一致,于是决定提前介入家庭内部矛盾化解。林彬有针对性地引导三人减少分歧。“小弟,如果你一直不肯走,等法院强制执行,征收奖励费就少了,‘蛋糕’变小损失的是家庭整体利益。”“大姐,你虽是名义上的承租人,但是‘大蛋糕’不是一人独享,对自家兄弟是不是应该适当照顾一下?”林彬先是着重解读征收补偿的相关政策规定,劝导吴家姐弟尽早签订征收补偿协议,以免利益受损,而后耐心做好家庭内部矛盾的化解工作。经过努力,最终促成该户达成征收补偿款的内部分配协议。
父辈去世后,老王成了116街坊某公房的承租人。老王想通过这次旧改补偿大赚一笔,所以一直对征收房屋方案不满意,狮子大开口要补偿2000万元,否则不签约。几经协商无果,征收部门向虹口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承办法官黄宇姣问老王2000万元是怎么算出来的?老王支支吾吾说不出理由。“补偿方案都是公平、公开、透明的,现在99%以上的居民都搬走了,一旦法院准许强制执行,征收补偿奖励金就没了,你能拿到的利益只能再做减法,相关的法律后果也要自己承担。”
随着黄宇姣进一步释明征收补偿政策和相关法律规定,老王态度明显出现松动。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黄法官感觉这户人家是可以谈下来的,于是谈话结束后,立即联系征收单位,督促经办人及时跟进,找老王再谈一次。第二天,意识到不可能靠做“钉子户”索要额外利益的老王主动签约,该户的征收顺利完成。(以上当事人名字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