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在笑声中体会普通百姓情怀 学生登台传承法治精神 从石库门到宝塔山的艺术对话
第15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1-06-04

从石库门到宝塔山的艺术对话

上海延安两地主题作品展在久事美术馆开幕

陈伟中 《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杨正新《枣园灯火》

昨天在久事美术馆开幕的“从石库门到宝塔山——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海延安两地主题作品展”上,开启了一场红色基因与延安精神的艺术对话。上海和延安的艺术家通过两地革命历史纪念地的风景画创作,来反映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走过的艰难而辉煌的伟大历程。展览用两地具有标志性的“石库门”和“宝塔山”串起了党史上两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去年9月和12月,久事美术馆携手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和延安市文联分别组织了上海和延安两地艺术家互访两地的红色场馆和革命旧址,进行采风写生,由此创作了百余幅生动描绘“旧址新貌”的佳作。

艺术图像上党课

此次展览是在此次展览作品中既有描绘革命历史纪念地的,如陈燮君、洪健、任敏等作者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从不同个角度或细节或宏观地绘出了《中共一大会址》,定格了至今光芒四射的红色地标,从一笔一画中可以体味到艺术家的激情和思索。赵抗卫的《〈共产党宣言〉译者陈望道先生故居》、陈伟中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李光安的《中共二大会址》、乔正东的《西北局旧址》等也都是对红色地标充满敬意的写实主义描绘;作品中还有描绘革命圣地风景的,如马建飞的《杨家岭》、胥厚峥的《清凉山》、贺成安的《宝塔山》等。杨正新笔下的《枣园灯火》以艺术家惯用的大写意手法,气势磅礴,酣畅淋漓,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艺术家笔下的红色风景对于一些年轻的观众而言既熟悉又陌生,在外滩写字楼上班的张小姐在作品前频频拍照,她说:“参观展览就是带领我从艺术图像上上了一次党课。”

全方位视听体验

此次展览不仅呈现多种绘画媒介,并且探索全新的展陈形式,将更鲜活、更生动的多元化展览呈现给观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作为本次展览的特别合作单位,将在展厅中呈现特别单元。此特别单元分为三个版块,拉开一百年的跨度,以《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节目中的经典美术作品为主,配合历史素材、现代3D效果,以及融媒体画屏,将艺术与科技结合,生动展现出每一幅美术作品背后的故事。

展览期间,久事美术馆还将策划系列红色主题活动,观众除了参观丰富展览内容之外,每周末能够参加不同类型的活动,包括党史讲座、艺术分享会、红色题材文艺演出、艺术讲座、艺术工坊等。久事美术馆和上海交响乐团还将联合推出“艺术-音乐”党课活动,将艺术展览与音乐演出相结合。“我们希望这场红色主题的美术展,能让优秀的美术佳作震撼心灵,让市民大众感受到蕴含于艺术之中的信仰之美。”久事美术馆馆长樊建林说。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