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伟明
浸润江南水性的杨柳,总是温情脉脉,多愁善感,喜欢傍水而居,与古桥为邻的。
小时候,我寄养在江南古镇的外婆家。记得一到春天,每每放学回家时,我便跑到清澈的小河边,爬上杨柳树,掰下那些光溜溜的柳枝条,用手轻轻地一撸柳条,让它的皮和枝棍利索地分开。然后,我双手握住柳枝棍,用牙咬住皮包着的那头,使劲往外一拽,那白白的柳枝条就被剥离了出来,手里剩下的便是可做柳笛用的树皮管了。随后,我把柳枝的皮管,剪成一段段,其中一头,用刀片轻轻地刮去外皮,夹扁成型为柳笛,大的小的,粗的细的,包罗万象。第二天,我把它们分发给同学伙伴,柳笛声声,犹如一支儿童的民乐吹奏队,在古镇上行街表演,让充满童真的乐曲,填满了大街小巷和弯弯的河流。
夏天时分,我会制作用柳丝条编织的凉帽送给小朋友,还给每人手里配上一个用柳枝做的弹弓箭。在古巷内和河埠头,相互追逐嬉闹,玩得昏天黑地。
在我儿童时代的感悟中,杨柳是江南的报春树,又是春天的谢幕树。
那“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江南春色,稍纵即逝,“韶华不为少年留”,随着飘洒的柳絮,宣告暮春的到来。作为迎春和送春的杨柳,成了多少文人雅士感春伤怀,抒发颂春、伤春、怨春、恨春的情感意象,创造了无数散发人生哲理的经典诗句。
烟雨江南,江水盈盈。古人借杨柳挥洒思念之情,将弯腰着地的青青柳枝,化为淡白的杨花漫天飞舞,让人魂牵梦绕。此情只有人间有,此景唯有江南好。
而我外婆对江南的杨柳,也有独特的认知,在她老人家的手中,好看的柳芽,是能够烹饪出佳肴的。在清明节前,她会采集柳树的枝芽,焯水后凉拌豆腐,一清二白,色味十分诱人。还有柳芽炒鸡蛋,青黄相间,让我食欲大振。那柳芽裹面粉浆的油炸,更是别具风采。她调侃道“油炸一枝春,吃了有灵性”,让我的童年享尽了江南的春光。
杨柳依依,在江南富有别样的意象,它具有柔韧之美。那倒挂的枝条,呈现出谦卑的姿态,无声无息地在风中飘荡,同时,也会撩拨起少男少女的童心和情思。更会激起人们几多内心的波澜。杨柳的缠绵悱恻,儿女情长,像江南的烟雨,淅淅沥沥、长长久久。
我喜欢杨柳一贯低垂的姿态,一颗与绿色同行的羞涩初心始终不变。它常怀泥土之想,亲吻大地,感恩大地的亲情和坚定,让我深深地感动。它不像别的树木,钻出泥土后,眼梢望着天花板,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往何处去。
外婆告诉我:“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杨柳是大自然的晴雨表,不仅具有美感,也有实用功能。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杨柳,柔中带刚、富有灵气的性格,是我最为欣赏和崇拜的。它一辈子从柳芽、柳絮到柳枝,眉清目秀,婉约缠绵,让人着迷。那风姿绰约的杨柳,与江南的生态环境极为匹配,如烟似雾,映衬着岁月流逝,顽强生长后的花团锦簇和莺歌燕舞。
我在童年时代曾立志,愿自己的人生像杨柳一样,不设限,努力吸纳地气,让每一天、每一年,都活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江南平凡的杨柳,是我孩提时代永难磨灭的记忆影像。在我的生命旅程中,总是有杨柳依依情景的伴随,成为我心中温馨的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