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法学生乘坐的盎特莱蓬号老照片
扫码看新发现
本报记者 杨 欢/文
本报记者 陈梦泽/图
1920年5月9日清晨,阿芒贝尼克号轮从上海黄浦江畔启航,驶往法国。一群青年学生挤在低等舱里,铺位破烂不堪,但他们兴奋不已,面朝大海,慷慨而歌:“山之涯,海之湄,少年中国短别离。短别离,长相忆,奋斗到底,唯有少年有此志气。”
这首歌的作词人是第十五批赴法勤工俭学生赵世炎(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他在邮轮上即兴创作,写下这首《唯我少年有志气》,提醒大家不要忘记这趟旅程的初心。
1919年到1920年,还有1600多名中国青年和赵世炎一样,远渡重洋,寻求探索中国的救亡之路。他们赴法勤工俭学,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影响了中国的命运。
上海杨浦区秦皇岛路32号,是黄浦码头旧址。据统计,20批留法勤工俭学生中有650余位从黄浦码头出发。学成回国后,这批人中出现了新中国总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核物理科学家……在位于秦皇岛路32号的“初心启航”展厅里,记者“遇见”了22岁的周恩来和16岁的邓小平。
“你面前看到的这位是周恩来,1920年11月7日,他乘坐博尔多斯号赴法。站在他旁边的是16岁的邓小平,1920年9月11日,乘坐盎特来蓬号赴法,途经香港、海防、西贡、新加坡、科伦坡、吉布提、亚丁、塞得港至法国马赛和巴黎,开启勤工俭学之旅。”
据展厅讲解员李琳昱介绍,最初,中国学子赴法勤工俭学都是从北京乘火车由陆路出发。十月革命后,俄国境内遭重兵封锁,陆路赴法由此中断,赴法勤工俭学改由海路出发,通江达海、航运发达的上海便成了赴法青年学子们的首选之地。彼时,黄浦江两岸分布着众多码头,黄浦码头就是其中之一。
在展厅里,有一座滨江栈桥引人瞩目。栈桥一端写着“1919黄浦码头”,另一端写着“2019杨浦滨江”。这座栈桥是复建的百年水厂杨树浦水厂滨江段。
百余年前,杨浦滨江曾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机器轰鸣、装卸繁忙的大型国营企业集聚于此。如今,这里成为网红打卡地,运动达人的健身场,父母带着孩子玩耍的游乐园,老人们抚今追昔、感慨巨变的怀旧地……展厅第二部分,展现了杨浦滨江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蜕变过程。“以前的黄浦码头是初心启航地,如今秦皇岛路码头变成了杨浦滨江的起点。一百多年过去了,发生了很多变化。”李琳昱说。
黄浦江畔,涛声依旧。站在黄浦码头,追寻前人的足迹,回望百年再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