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上的问句,带你穿越回一百年前
本报记者 杨洁 实习生 朱常华/文
本报记者 陈梦泽/图
“我们为什么叫伊平民女学?”
秀丽工整的粉笔字,在黑板上留下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句。讲台上,身着民国时期校服的“学姐”将平民女校创办的历史娓娓道来;讲台下,黑漆木制板凳整齐排列,仿佛“穿越”回一百年前。
这间教室位于平民女校旧址,紧邻中共二大会议原址。现今,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经过维护保养重新开放,平民女校在闭馆期间也创新排演情景党课,通过“学姐”的扮演与讲述,让女校历史更加鲜活生动地呈现在参观者眼前。
黑板上的这行字,是一句沪语。教员沈泽民在文中这样解释道,“何以称作平民女校,因为第一,这是平民求学的地方。第二,这是有平民精神的女子养成所”,希望平民女校发达起来,“实现我们理想中所盼望的妇女运动之花”。
平民女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1921年,上海遍布各种工厂,工人阶级较为集中。然而,当时女性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觉悟和解放意识较弱,开展妇女解放运动陷入困境。同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陈独秀和李达商议创办平民女校,为开展妇女工作储备人才。12月10日和25日,平民女校先后两次以“中华女界联合会”的名义公开刊登招生广告,并于1922年2月正式诞生。
校舍是一栋石库门建筑,楼上的客堂间作为教室,厢房是学生的宿舍;楼下是学生的工读工场和饭厅。如今的展馆陈列就是在校舍原址上布设的。
“参观者所看到的两楼两底的空间,全部都是女校本身的原址。”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馆员、研究室负责人倪娜告诉记者,“以不破坏原址为原则,在原址上布展有利于把女校的历史概况、师生情况更清晰地呈现出来,同时也能将住宿和教学的场景进行复原。”
缝纫机、熨斗、剪刀……展窗内还有一些学员劳动工作用的工具。当时,平民女校为无力求学的女子设工作部,她们做半天工、读半天书,做工不仅能挣得自己生活、学习所需开支的费用,还有助于习得一技之长。
平民女校的学生人数不多,约30个人,但年龄跨度很大,文化程度也参差不齐。鉴于此,女校采取因材施教的办学模式,设立高级班和初级班,注重分层教育。
一百年前,平民女校的创办不仅适应了当时中国共产党急需培养一批妇女骨干的革命需要,也让更多女性获得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成为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关键一步。
今天,跟随“学姐”走进平民女校,沉浸式的讲解让人身临其境,在学习党史的同时也能有自身的遐想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