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三地民警联手  寻获出走女子 女性及高学历人员涉毒现象凸显 这个小区有位“邻家姆妈” 大学生涉毒犯法  老父亲泣血陈情
第11版:社会新闻 2021-06-24
为孩子当“闹钟” 帮老人掏鸟巢

这个小区有位“邻家姆妈”

“邻家姆妈是个热心人,居民们的大事小事她都会帮忙!”在普陀区万里街道交暨居民区,居民们一说到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月珍,都要夸上几句。关心社区孤老、特殊家庭,与辖区居民舒心畅谈,倾听群众意见,协调各方力量,及时解决难题……李月珍2007年进入居委会工作至今已有14年。交暨居民区位于万里地区最东侧,交暨居委会管辖5个分散小区,南到交通路,北到灵石路(党校),地域跨度大,是万里地区管辖小区数最多的居民区。李月珍十多年扎根社区,全身心投入,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邻家姆妈”。

细心关爱特殊家庭

“邻家姆妈”的这个称呼,还要从李月珍照顾的孩子小杨说起。两家是十多年的邻居,小杨父母离异,父亲患精神疾病,母亲返回原籍,奶奶重残无业,祖孙三代每月靠领取低保维生。得知这个情况的李月珍奔走在各部门、各条线,为这个特殊家庭申请各类补助,把政府的帮困救助用好用实。

去年小杨步入了小学升初中的关键阶段,但有厌学情绪的他曾多次无故旷课,学校老师想通过家访了解小杨的情况,两次登门都吃了闭门羹。这时能敲开小杨房门和心门的,只有这位“邻家姆妈”。李月珍陪同孩子就医检查、配眼镜,帮助孩子清洗书包、校服,整理书柜、文具。每天早上6时45分敲开小杨家的房门,提醒孩子起床,叮嘱小杨爸爸准时送孩子上学。邻里都笑称李月珍是小杨家的“闹钟”,保准准点叫醒。在李月珍和善而坚定的关爱下,小杨从复学到现在从未再旷课。

与此同时,在李月珍的陪同下,万里街道妇联、学校老师共同上门走访,送上防疫物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将小杨纳入困境儿童关爱计划,定期走访慰问;妇联、青保和学校等单位联合发起心理健康公益互助联盟,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关注孩子在校动向,及时给予积极干预。近日,小杨的母亲也在李月珍的多次劝解下,暂时搬回家里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小杨现在比以前更开朗,我真的很欣慰。”李月珍面露微笑。

用心照顾独居老人

“向帮助我母亲的好人说一声谢谢。”泛黄的纸张上,字迹已经有些褪色,记者被居委会办公室里这封有些年头的感谢信所吸引。“这是2012年发生的事。当时有位老人独自居住,我们平时自然多关注些。上门检查时,发现他家的燃气热水器的管道被鸟雀筑巢堵住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我们把鸟巢掏出来,小树枝装了足有一麻袋。后来,老人的子女就写来了这封信。”李月珍有些后怕地拍拍胸口,“还好检查得仔细,没出事。”

交暨居民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高达31%,面对辖区内的十多位困难老人,李月珍除了每天一个电话,还隔三岔五地上门探望,陪老人聊天,送餐、购物、报销医药费、医院探望、陪同老人补遗失的敬老卡和身份证、请物业维修人员上门为老人通下水道、帮助老人申请适老化改造……“看到老人,我就想到自己的父母。我苦一点、累一点没什么,让老人高兴、快乐是最重要的。”李月珍笑着说。

通讯员 葛一瑾 本报记者 江跃中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