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老街 与乡野亲近 高邮庙会 闲话灰汁团 中西合璧 自创新貌 摊上学渣,怎么做爹
第20版:夜光杯 2021-06-24

高邮庙会

王桂芳

因陪伴孩子在百年名校江苏省高邮中学游学,我有幸亲眼见证了高邮南门大街庙会的盛况。

庙会举办时间是一月末。南门大街位于江苏省高邮古城南门外(高邮城南历史文化街区),曾是明清时期高邮城最繁华的历史文化街区。大街兴建于宋代,繁盛于明清,兴隆于近代,是名副其实的沟通里下河、大运河,襟带苏皖两地的要津。客来运河两岸,货运大江南北,其情其势延续了600多年,直至20世纪40年代前后,因战乱和一场殃及40余家商店的大火肆虐受到重创,渐现萧条。新中国成立后,随着1993年至1995年高邮市人民政府对盂城驿的修复,这条现长230米的南门大街修复如旧,重现生机。

在我想象中,庙会大抵就是吃喝玩乐四个项目,而且孩子是庙会的主力军。吃是小吃,地方特色为主,可以随时入口,可以不同处理方法,煎炸烤煮均可。味道可以咸,可以辣,可以甜;食材可荤可素。在这个庙会上,最吸睛的就是在大街入口处的各种炸烤小吃了,烤羊肉、牛肉串,烤鸡翅、烤鸡腿,烤鱿鱼,还有烤素食材的,豆腐是最多见的。而烤肉师傅也是千姿百态,有的戴着面具,有的则跳着不同舞蹈;更有极端者,在10摄氏度左右的气温下,穿着一片红肚兜。

蒲包肉大概是高邮的特色了。蒲包是用蒲草编织的圆球形草袋做的,中间装进去肉类,再用线绳扎起来,蒸熟就可以卖了。卖的时候是不会卖给你那个草袋子的。糖炒栗子在冬天也是不可缺乏的美食呢。

孩子永远是庙会的主角,大人带着孩子,边走边看。此时大人的心情格外好,孩子的要求也格外容易得到满足。这也是培养亲情的大好时机,特别是对于忙碌的父亲们来说。

高邮是个水旱作物均种植的地方,因此,豆制品是其特色之一,著名的汪豆腐就是当地名吃。我吃过一次,忘记味道了。总之,大家都说好吃。但是,豆腐奶奶的豆腐恐怕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更有吸引力。

庙会上还有各种地方特色的技艺,如烙画、蛋壳彩绘、根雕、剪纸、打草窝。我以前从未见过打草窝,其实它就是用草来编织各种各样的用品,它们若涂上颜色,就是各种工艺品了。

压轴戏糖画来了!这个技术也是吸引了无数的孩子,他们争相要求作画。师傅可以按照孩子们的要求写名字,画各种各样的人物、卡通形象、动物等。一幅画要价10元,不还价。看到他忙碌,我做了半小时的志愿者帮他记录、维持秩序。

庙会上还有其他一些民俗活动,如唱民间戏、打架子鼓……

二三千年的文化延续至今,高邮人骨子里的尊贵感与自我认同已深深植根于血脉中,整合于基因组中了。这正像高邮双黄蛋一样,据说是因为这些鸭子们吃了高邮湖的鱼虾,同样的鸭子在其他地方只能生出单黄鸭蛋。

高邮有许多风景名胜,去看看;高邮有许多风味小吃,去尝尝;高邮更有历代名人先哲,去读读。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