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靠在上海新天地街头的红色党史巴士
南京雨花台成年轻人打卡地
江西省白沙镇木 口村,红色旅游公路穿村而过
近期,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景区迎来客流高峰。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红色旅游”出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今年端午期间“红色旅游”景区门票销售额更是再创新高,同比增长六成。
你可能认为,热衷于“红
色旅游”的群体年龄偏大,各大平台上的数据却显示,年青一代参与红色旅游的热情近年来不断高涨。携程6月14日发布的《2021端午假期旅行大数据报告》显示,节日期间预订红色旅游产品的订单同比增长60%,游客群体中80后和90后占比已提升至50%;驴妈妈平台在今年端午期间搜索的游客群体中,以95后和00后增速最快,同比增幅甚至已经超过400%,这都证明参与“红色旅游”的人群具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走进红色遗迹,追忆先辈足迹,聆听红色历史,感受红色脉搏的跳动。
热衷于旅游的高小姐就在这个端午假期与大学同学一起去了延安:“红色景点也许是中老年人重温激情岁月、感怀时代变迁的体验地,但同时,它们也是我们青年人聆听红色故事、致敬英雄模范的打卡地。”
“活”起来的红色景点
近年来全国“红色旅游”资源不断扩充。近期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馆,又新命名了111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旅游”热度不断攀升。各大景点也跳出传统的展览模式,尝试将文物、文献、照片等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全息数据扫描,利用大数据、VR/AR、裸眼3D等新技术将战争场面、历史故事生动再现,通过引入多样的活动,拉近与人们生活的距离,产生共情感和参与感。
在太行山等红色景区,以自然山水为背景的大型实景演出,生动演绎再现了革命年代艰苦奋斗的历程,游客能够通过观看演艺节目感受革命时期的伟大精神以及战火背后不为人知的温情;山西的八路军游击战体验园开发出了一整套体验性、互动性强的红色旅游项目,游客可以在参观的过程中,身临其境地体验地道战、地雷战的战斗场景,乐趣无穷;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游客们往往都会被一个名叫“小福兴”的机器人讲解员吸引目光,它能够抬起手臂、转动身体,更能够与人们边互动边讲解革命历史。还有红色巴士专线,市民坐上巴士就可到达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等红色展馆,专线车配有视频讲解;嘉兴则充分放大“红船精神”的影响力,推出了文具、明信片、丝巾等文创产品;不少红色景点则通过举办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红色研学旅行、红色旅游策划创意大赛等活动,引导年轻人追寻先辈足迹,切身体验奋斗历程。
从“品牌”到“产业”
数据显示,2020年中央财政支持“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资金达60亿元,“十三五”时期“红色旅游”在国内旅游市场中保持11%以上份额。很多红色景区在探索向品牌化、产业化转型的路径。
6月18日,井冈山至韶山首趟红色专列正式发车,联结起茅坪革命旧址群、毛泽东同志故居等24个红色景点,以及井冈山风景名胜区、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等20个绿色景点,预示着赣湘两省将在基础设施、红色文化、产业协作、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发力;分布在山清水秀之地的湖南岳麓山、四川夹金山、河南林州红旗渠等,通过整合绿色生态资源实现全域发展,通过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业态资源融合、文化融合、业态融合、区域融合,形成了以红色为主题的多业态跨界叠加发展模式,延长了红色旅游产业链;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白沙镇依托当地红色旅游资源,修建一条红色旅游公路,将全镇及周边乡镇红色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助力乡村振兴;西柏坡所在的河北省平山县,依托红色旅游发展农家乐、采摘园、旅游商店等,解决了8万多人就业,更增加了群众收入,在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综合带动作用。许璟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