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缅怀披荆斩棘的先烈 “社区通”点点通 听心声解难题 在孩子心里留下“亮亮的东西”
第6版:要闻 2021-07-05
宝山区推出党建引领自治共治服务平台

“社区通”点点通 听心声解难题

只要手指轻轻一点,便能知晓社区事务、享受社区服务、参与社区活动、感受社区温情,宝山区创新推出党建引领自治共治服务平台——“社区通”,让“门对门陌生人”变“社区里老熟人”,破解了不少基层治理的“堵点”和“难点”。

“社区通”是基于移动互联网,以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居委会为主导,居民广泛参与的“一站式”掌上服务平台。2017年2月创立以来,全区575个居村全部上线,78万多名居村民实名加入,8万余名党员亮明身份,越来越多的宝山人到“社区通”上刷一刷也成了习惯。

党员“举旗”亮身份

“社区通”专门设置了“党员亮身份”功能,亮身份的党员用户名后面会紧跟一面党旗。正是在这一面面党旗照耀下,在一个个党员的带领下,居民们对社区的抱怨少了、理解多了,冷漠少了、关心多了,无视少了、参与多了。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心声在社区通上交织,“你和我”逐渐变成了“我们”。

党建连上网。2021年,全区居村党组织、居村委普遍运用“社区通”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换届,全程公开、接受监督,提升了换届选举在居村民中的知晓率、认知率,确保换届选举在政策框架和法律法规范围内有序进行。

书记当“群主”。在“社区通”上,居村书记承担“第一责任”,成为引导各方的“群主”;居村“两委”分工负责、轮班在线,对群众提出的各类诉求即时回应处置。在“全天候、零距离”的联系服务中,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不断增强,真正实现“一呼百应”。

党员为中坚。8万多党员亮身份,带头整治环境、帮扶困难群众,先锋模范形象深入人心,居村民随拍随传、点赞认可。

“铁粉”作引导。党组织掌控“提出议题”“形成决策”等关键环节,每个小区都建立党团员为骨干的志愿者队伍,成为党组织的有力助手、忠实“铁粉”,发声音、作引导,让社区充满正能量。全区志愿者队伍从“社区通”上线之初的21万人上升到目前的44万人,增长110%。

群众受感染。“社区通”注重引导而非教导,在参与公共事务、共同讨论协商中,居村民理性平和、文明友爱的素养逐渐养成,公益互助氛围日益浓厚,在线公益置换物品近3万余件。

金点子搭上直通车

为进一步扩容人民意见征集平台矩阵,宝山区社区通平台开设“人民信箱”版块,直面社区治理、城市管理的难点、痛点、堵点,让金点子搭上直通车,激发公众参与治理的热情。上线半年来,问题响应率百分之百,其中八成已得到解决。

淞发路淞良路西北角的路口,由于历史原因,布设了路灯、电线、红绿灯三个杆体,1.9米宽的人行道口被挤插成两个各约0.9米、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通道。若遇轮椅或童车,极易被逼至车行道,存在安全隐患。淞南一村八旬居民胡老先生,借着淞发路大修机遇,通过社区通“人民信箱”反映了这一问题,建议将三根杆体整改迁移,还路于民。

因为三根杆体都在正常使用,有各自权属单位管理,迁移并不容易。居委收到诉求后,“一键派单”至城运平台,经过流转由淞南镇建管中心接单。建管中心与居委先后对接区公安分局的交通信号灯管理部门、探头监控部门、国网上海电力、中国移动、电信、联通等单位,针对管线布局和设施状况,制定先上后下、先易后难、无缝衔接的施工方案,克服场地狭小的作业限制,将红绿灯杆移到淞良路拐道,电线杆迁至对面路口,拓宽居民通行道路,解决了这个难题。

新冠疫情暴发后,宝山区依托社区通,快速推出“个人行程上报”“口罩预约登记”等线上“疫情防控”功能,充分发挥“不见面”“很精准”“组织化”“很方便”“易管理”“实时化”等优势,基层干部纷纷点赞。

本报记者 郭剑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