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位居民齐聚居委会活动室,一起制作中秋月饼,这是他们在中华路过的最后一个中秋
朱靖安回到东街的老宅,这里还留存着很多当年的书,书柜上贴着父亲当年画的画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中秋前夕,76岁的朱靖安独自来到东街98号,插入钥匙转动许久才打开门。
多年空关的老屋,飘着一丝霉味,虽破旧却整洁。走进屋内,一幅写着“科技世家”四个篆书大字的书法作品映入眼帘,墙上还挂着几幅国画,都出自朱先生父亲之手。
屈指算来,朱靖安搬离东街已20多个春秋。但听到这里要征收的消息,高兴之余,心中难免有些眷恋。
“父亲一直住在这里,直到2010年离开人世。”朱先生回忆,92岁的父亲生前一直期盼,东街能不能变一变,动一动,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拎了几十年的马桶,是该要变一变了。如果他活到今天,肯定开心得不得了。”
这个中秋,对朱靖安这样旧改地块的居民来说,有些不同寻常。日日盼、夜夜盼,盼了几十年的旧改,让月圆又梦圆。
父亲的贡献
在这片老城厢里,朱靖安家有点“特殊”。用老邻居王祥康的话来说,“老朱家的学识在东街是最高的。”
朱靖安的父亲朱继山是工程师。1989年10月出版的《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一书中,记录着他的主要贡献:1961年设计我国第一台生产电机槽绝缘材料复合机;1971年设计2000吨多层热压液压机(部管设备);1973年为华东化工学院执笔编写玻璃设备教材,曾任玻璃钢兼职教师……
1946年冬天,父母带着1岁半的朱靖安从北方来到上海。1948年,靠亲戚帮助借下东街98号一间简易房落脚。到上海第三天,弟弟出生,取名朱安达。朱先生听母亲说,那时房子非常简陋,也就是落个脚。屋顶瓦片稀疏,不光漏雨,冬天下雪,雪也会从瓦片缝里飘进屋。“谁能想到,这一落脚就落到了现在。”朱靖安十分感慨。
后来朱家经济情况好了些,就把房子买下来全面整修。二层楼,60多平方米,对一家四口来说,已经非常不错。1950年,朱家买了一台华生牌电风扇,邻居王祥康特别羡慕:“小朋友都很稀奇,喜欢到他家吹电风扇。虽然朱家条件好,但从来没有看不起邻居,小时候玩具都是拿出来和大家一起玩的。”
良好的家庭教育下,朱靖安、朱安达两兄弟从小成绩优异。16岁时,朱靖安考上清华大学精密仪器机械制造系,读了6年,1968年毕业分配到甘肃平凉地区深山里一家小三线军工厂。他做过搬运工、锅炉工、翻砂工等,吃了很多苦,还落下了腰椎病。
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兴奋不已。朱靖安被落实政策调回上海分配到研究所工作。后因家庭原因,他赴港经商,专门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香港回归后,朱靖安又回到上海。2000年,他买房搬离了老屋。相比之下,弟弟朱安达的人生经历要简单得多。1963年,朱安达考入北京工业学院导弹专业,毕业后留在了北京。
“从小在东街长大、在东街成家,儿子也是在东街出生、成长,我对东街有很深的感情。”朱靖安说,他很感谢老城厢的成长经历,这样的经历让他后来一直习惯从百姓视角来看问题。
母亲的创举
登上朱家老屋的二楼,有南北两间房。左手边房间墙上挂一张全家福和兄弟俩读大学时的照片。底下摆着一张梳妆台,梳妆台的镜子有些特别,两边可以折叠。朱靖安回忆,母亲王莲芳很注重个人仪容仪表,两边的镜子折过来,就能看清两侧的头发有没有梳理整齐。
王莲芳是一位医务工作者,毕业于北京老协和。朱靖安记得,那时每天都有很多人向母亲咨询医务知识。“时间一长,母亲发现咨询的不少人家里都有慢性病人,她就一家家上门做调查。”
那是上世纪70年代,医疗资源匮乏,出行也不便,不少老人长期卧床不起,但子女要上班,家中无人照顾,老年人的看病难题十分突出。朱靖安记得,从那时起,母亲就试着开始培养街道卫生员。“她通过此前摸底调查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培训卫生员的护理知识和基本功,还与街道干部沟通,在小东门街道中华里委办了上海第一个街道级别的‘家庭病床’。”
每天,王莲芳带着街道卫生员上门巡床,打针,督促病人按时服药。几年下来,不少身患慢性病又住不起医院的病人变得开朗了,家庭也看到了希望。经过护理,一些久病不起的病人甚至再次站了起来。
令朱靖安自豪的是,母亲培训街道卫生员和开设“家庭病床”的创举,让她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典型。1982年和1983年,她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年轻时一心扑在工作上,退休后也闲不住,经常参加街道居委的公益活动,家家户户有什么困难也都愿意和她讲。”在朱靖安眼中,东街是母亲一辈子放心不下的地方。“退休后她常受邀外出参加活动,但每次坐11路电车在小东门站下车,回到东街的那一刹那,她的心就定了。”
关于母亲的回忆,只是朱靖安东街记忆的一部分。“这里有着太多值得回忆的动人往事,至今想起仍然温暖人心。”
老街的节日
这个中秋,很可能是中华路旧改地块居民在老房子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即将告别住了几十年的老屋,告别老街坊,大家心中都有些依依不舍。
刚刚过去的周末,中华路居委会专门在社区活动室组织了一场自制月饼活动,有十多位居民和社区志愿者参加。“二轮征询启动后,这些志愿者就要各奔东西,明年中秋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再聚在一起,趁现在还有机会,组织他们多聚聚。”中华路居委会副主任崔余佳说。
64岁的顾菊英家住东姚家弄26弄,能亲手做一次月饼令她特别开心,一再说要带回去给外孙女尝尝。说起在东街住了40年终于盼来旧改,顾菊英十分感慨:“我家只有15.8平方米,住着3代5个人。吃顿饭一家人都坐不下,必须轮流吃。后来,女儿女婿只能到外面借房子。”虽然日子过得苦,但让她温暖的是,邻里关系一直很好,居委干部也很贴心。这次中秋更是给大家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家住东刘家弄2号的王阿姨嫁到东街已有30多年。她告诉记者,相比以前,近几年日子真的越过越好,尤其是去年美丽家园建设,帮大家改建了厨房、卫生间,居住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现在又轮上征收,特别幸运。
但王阿姨也有心事。原来,她家是面积27个平方米的承租房,里面除了她一家三口还有婆婆的户口,承租人是86岁的婆婆。“听说要动迁,老公家里的三个妹妹也想分钱。如果要分钱的话,肯定买不了房子了。”她现在最盼望的,就是家中矛盾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据了解,本周四上午9时,居民投票选出的评估公司将启动评估上门实地踏勘工作。这也意味着旧改征收的诸多细节和矛盾也将慢慢浮出水面。就像王阿姨期待的那样,依靠征收工作人员的丰富经验和为民服务热情,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旧改一定会迎来最终的圆满结局。
本报记者 屠瑜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