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两位专家驰援莆田
今天是中秋节,可有这么一群人,或是响应征召逆行驰援莆田,或是依然坚守公卫儿科病房,抑或是刚刚结束出舱集中隔离……默默坚守在战疫一线的他们,为更多家庭的团圆与安康负重前行。
作为上海唯一一家新冠肺炎儿童患者定点收治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众志成城,完成了一场又一场生命接力。今天,让我们走近这群可爱的人,体味别样的中秋,也道一声“中秋快乐”!
逆行莆田,提前分吃月饼
“虽然才来支援几天,但感觉时间过了很长。”在福建莆田,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闫钢风每天需要面对大量紧张而繁重的工作。制定流程、进病房、评估病情、讨论病例……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住宿酒店,往往已是深夜。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是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祁媛媛。本月12日,两人应国家卫生健康委指令,作为儿科专家赶赴福建莆田为救治新冠肺炎患儿提供支援。
11日晚上9时许,接到任务时,闫钢风刚从医院加班出来,准备和妻子、女儿一起吃晚饭。
“要去莆田,我是高年资,又是支部副书记……”
“不用解释,我都能理解。”妻子是第八人民医院心内科的医生。身为同行,她只是轻声地问了一句:“什么时候走?”
正读初三的女儿则在一旁哭了。一来是担心爸爸,还有是中秋出游的失约。“女儿快两年都没长途游玩了,每次看到同学在朋友圈发旅游照片,她只有心生羡慕的份。”闫钢风说,“国家抗疫有需要,只能舍小家为大家。这个中秋国庆没办法,只能下次找机会弥补女儿的心愿了。”
祁媛媛接到电话时,正和丈夫为不到四岁的女儿洗澡。
“妈妈,你又要去医院了吗?”
“有小朋友生病了,妈妈要去外地,最近一段时间不能回来了。”女儿似懂非懂,拿了一包小零食给她,让她路上饿的时候吃。
“跟老师说一下如果女儿辫子扎不好,帮忙扎一下。”她叮嘱丈夫。
出发当天早上,她拿出一个月饼切成三份,她、老公和女儿一人一份,提前过了一个中秋节。她说:“错过一次节日团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家人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我们支援莆田,虽然不能和家人团聚,但不正是为了更多人能健康平安吗?”
推迟出舱,让姐妹陪家人
这个中秋节,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隔离病区主任葛艳玲和她的团队,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儿童新冠病房度过。面对患儿,她们每天除了开展常规的护理和治疗工作之外,还要照顾患儿的生活起居、陪伴玩耍,丰富小朋友们枯燥的隔离生活,尽力让孩子们开心度过每一天。
葛艳玲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长期坚守在抗疫一线。往年中秋节,妈妈都会提前准备很多传统菜肴、炖个大烩菜。葛艳玲说,今年因为很早就知道中秋节和国庆节将在隔离病房度过,所以在进“红区”之前,她就把父母和两岁的儿子送回了北方老家,有其他的亲人陪伴,老人和孩子不至于太冷清。
“每逢佳节倍思亲。想想隔离病房里的孩子没有家人在身边,我和护士妹妹们能陪着这些孩子过节,既是患儿情感所需,也是医者职责所在。”葛艳玲说,“两岁的宝宝被送回老家之后,最近很频繁地找我,每次微信视频时,她都很温柔地喊妈妈,还会趴在屏幕上亲我的脸,把零食往我嘴巴里塞,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已经一年多没有回过老家的护士刘萌,大部分节日都是和同事们一起度过。与她一样心态越来越平静和淡定的是护士吴迪和王锦——按计划本该中秋节换班,但是她们却提前主动和护士长提出推迟几天出舱,让外面的同事姐妹过好节再来换班。“今年春节,夏爱梅护士长就主动做出表率推迟换班,这也成为我们团队的一个传统,互相照顾、并肩奋战在抗疫的最前线。”
每到过节,护士朱亚男就特别牵挂妈妈。父亲早逝后,妈妈总是一个人在家。今年中秋节,朱亚男处于出舱隔离状态。老公很体贴地对她说:“放心,家里有我,我会安排好一切,带儿子一起去陪外婆过节。”每次从进舱出舱到解除隔离都要经历个把月,所以儿子和她视频时,总会弹上一首钢琴曲,用自己的努力让妈妈放心。“回去之后,我要带儿子去一趟上海天文馆和上海马戏城,还要陪父子俩去钓一次鱼。”家人的关爱和支持,令朱亚男踏实又感恩。
本报记者 郜阳 通讯员 奚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