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2日 星期六
小学生每天睡眠应达十小时 下苦功夫“补课”增强履职“底气” 被上海“暖”大,感恩回馈一份礼物
第6版:上海新闻 2021-10-11

下苦功夫“补课”增强履职“底气”

市人大代表沈丽娟用丰富经验助力上海人才队伍建设

如新(中国)对外事务总监沈丽娟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扫码看视频

沈丽娟是奉贤区选举产生的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现任职如新(中国)对外事务总监。履职期间她关注营商环境优化,以及外资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助力上海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奉贤籍代表,她积极参与地区建设和经济发展,鼓励党外人士建言献策参与社会建议,造福一方百姓,不负选民信赖。

“当人大代表,不就是提提建议吗?”在成为人大代表前,沈丽娟曾经这么认为,但当选后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从各自的角度提出问题很容易,但要形成具有普遍性与可操作性的建议,有时就必须跳出自己的行业,站在更高的视角,脚踏实地调研走访,平衡方方面面的诉求。

沈丽娟发现,越是开展代表履职实践,就越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对于群众提出的难点痛点问题,只有下苦功夫“补课”,才能在调研的基础上思考政策法规的依据并寻找方向。为此,她着重加强了对代表履职的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如《宪法》《民法典》《立法法》《选举法》《监察法》,以及“一办法两规定”等,并积极走访调研“一府两院”的工作,通过面对面倾听交流及考察学习,不断提升人大代表履职的“底气”。

经过几年的履职实践及向老代表讨教学习,沈丽娟觉得,越是深入基层广开言路,越是问需于民问策于民,所提出的议案和建议就越有质量,就越能发挥代表的作用。奉浦街道是沈丽娟的联系点,为了了解情况,她除了用足用好人大提供的渠道及家站点联系选区,了解民情,倾听建议,还积极参加街道活动创造沟通机会,参与不同渠道的交流广泛交换意见,为基层群众奔走呼吁,让他们的心声能够被听见。

在外企就职多年,促进企业发展与人才引入政策是她履职中关注的重点。2020年《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出台前,沈丽娟受邀参加关于此项立法的意见征集会。在会议前,她询问了一些企业代表的声音,通过行业协会、商会、学会等平台了解各方诉求及意见,发现了现有政策过于复杂化,常常卡在“最后一公里”;企业不少人员对惠企政策不够熟悉,让好政策难以落地等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在会议上提出,为《条例》的完善贡献了一份力量。

2021年,当“五个新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时,沈丽娟在专题审议会的发言上也特别强调了人才引留对新城发力的意义。这是源于她的亲身经历,曾经有一位非常优秀的青年才俊,在一家民营企业担任副总裁,因为无法落户,而孩子又即将面临上学,不得已离开了上海,而在另一座城市仅仅一个月就完成了落户。这让一直努力想留住她的沈丽娟感触颇深,她觉得新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中层干部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制定相关政策同样需要为他们考虑。结合自己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多年的经验感触,沈丽娟近年来数次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经过几年的履职,沈丽娟深刻地感受到,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个称号与荣誉,更是一种托付和期许。在外企担任高管多年,沈丽娟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如今她非常高兴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用在为人民履职上,实现自身人生价值,对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本报记者 李一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