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2日 星期六
我爱看喜剧 向任老致敬 夜巡(设色纸本) 从不速之客到报坛挚友 爬山的人 叽叽喳喳话麻雀 汤包的心念
第18版:夜光杯 2021-10-13

从不速之客到报坛挚友

庞兆麟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在地处嘉定的上海科技大学分部任教。当年,我是解放日报通讯员,除了为党报提供讯息,还为评论部写评论和言论。有一天,突然从市区赶来一位青年找我,他说,“我叫周瑞金,是解放日报评论部的编辑,前几天收到你寄来的题为《正确对待子女升学考试》一文,我们觉得很有现实意义,今天特来和你商讨,尽量把这篇言论写得更有说服力。”那时,周瑞金先生是刚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配到解放日报的青年编辑,他为了一篇小小的言论,竟特地从市区赶到嘉定来和我一起进行补充和修改,这种敬业精神令我不胜感佩。

上世纪六十年代,学生从小学升初中,再从初中升高中,都要进行升学考试。家长为了使子女升入理想的学校,拼命给子女补课,还对子女施加种种压力,使孩子在精神上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这篇言论就是劝导家长不要对子女施加压力,要正确对待子女的升学考试。言论刊登后,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反响。上海大公滑稽剧团的著名演员沈一乐特地打电话给我,希望我为他们正在编导的滑稽戏《如此爹娘》再提供一些有说服力的素材。由此,我深切地感到报纸的言论在社会上会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周瑞金后担任评论部副主任、主任乃至副总编辑。其间,我常到报社去向他请教,和他叙谈,在他的帮助和引导下,十多年来,我在该报发表了数十篇评论和言论,为在社会上弘扬真善美、针砭假恶丑尽了绵薄之力。

上世纪九十年代,周瑞金被任命为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无论是和他相隔两地,还是他退休后回上海,我和他都不时电话联系,还互赠专著。数十年来,我和周瑞金先生从不速之客到报坛挚友,其情其义,令我无比珍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