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虎接听来电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面对违法建筑、敲承重墙、工地扰民等“反复治、治反复”的顽症痼疾,该怎么办?面对“入户难、取证难、恢复难”的执法难点,又该怎么办?今天上午,“城管局长接热线”行动连续第6年开启,截至上午11时,已受理市民诉求183件。在率先接通市民来电后,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徐志虎接受了本报专访。他表示,作为上海首家接入“一网统管”平台的执法单位,城管执法系统将继续推动数字化转型,创新综合执法新模式,提高成效;在加强跨区域联合执法、深化城市环境专项执法中,用“智慧城管”发力“数治上海”,“让我们共同生活的这座城更干净、更有序、更安全”。
依法办案11万起
徐志虎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城管执法系统依法查处城市管理领域违法违规案件11万余起。在“一江一河”水岸环境综合执法中,依托“雪亮工程”“一网统管”等视频资源建立线上轮巡机制,优化日常巡查、管执联动,执法总队和沿线9个区局出动人员28339人次,开展执法检查13358次、联合执法586次。
同时,市城管执法系统深化违规运输处置建筑垃圾、非法张贴小广告、乱设摊等毗邻区域的联动执法,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城管执法协作。今年已开展联合执法56次,出动人员526人次,依法查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案件78起。牵头推动上海、南京、苏州三地城管执法部门健全异地停复机协作机制,严厉打击跨区域非法小广告。推动联合执法、异地协作、信用惩戒等纳入新一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治理顽疾“放大招”
对于违法建筑、破坏承重墙、群租、夜间施工、房地产经纪乱象等市民反映强烈的急难愁问题,又如何“放大招”呢?
徐志虎强调,将创新“智慧城管”执法模式,深度融入“两张网”。他表示,浦东新区“非现场执法”地方性法规立法,就是先行先试为“数治上海”赋能提供更强法律支撑。市城管执法局还将拟订房地产经纪、夜间施工等指导案例,加大基层重大、疑难案件的执法力度。依托建立的21类城管执法对象数据库,聚焦重点违法领域,开发分类分级管控模块、创新勤务模式,赋能一线执法队员。打通法律文书送达和罚款缴纳堵点,推动更多执法事项的“非现场执法”办案形成线上高效闭环。
破难除弊邀你来
破解城市管理中的顽症痼疾,需要政府部门的真抓实干、主动作为,更离不开市民的监督参与、建言献策。
徐志虎表示,今年,在建立6002家城管社区工作室的基础上,城管部门联合新民晚报社在优秀城管社区工作室设立“新民帮侬忙社区联络点”,在市民“家门口”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意、解民忧,一起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美好生活离不开每个人的有序参与,希望市民用更多‘金点子’@城管,在更加精细化的管理中破难除弊。”本报记者 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