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共享共赢 “上马”“上艇”上品
第16版:文体新闻/体育 2021-10-22
水陆并进拓展上海品牌景观赛事

“上马”“上艇”上品

明日“上艇”全城期待

选手们上午进行赛前训练 本版图片 记者 李铭珅 摄

明天,首届上海赛艇公开赛将在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上拉开帷幕。这是上海第一次在家门口举办高规格、高水平,开创城市自主品牌的赛艇大赛;同时,这项比赛接力上海国际马拉松,开创城市水域景观赛事;又是上海市民能够深度参与的大型活动。那么,从陆路到水域,从“上马”到“上艇”,赛事创办的背后有哪些特别的故事?本报独家专访上海东浩兰生赛事公司副总经理李理,听她娓娓道来。

应运而生

20多岁的“上马”,已经成为上海的城市名片。每年金秋,在这座城市最美的季节,“上马”如约而至,带动全城迈开脚步,跑向希望。而旖旎的城市步道外,依江偎河的上海还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完全可以发展水上运动,下水大做文章。“上马”团队在考察伦敦、波士顿等地的马拉松比赛时发现,这些全球知名体育城市同样拥有历史悠久、口碑良好的水上赛事。像伦敦的泰晤士河,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的赛艇对抗赛是每年的保留节目,波士顿的查尔斯河赛艇大赛,和波士顿马拉松一样令全城期待。上海,为什么不能拥有一项与“上马”齐名的水域赛事?

上海划船总会砖红色的会馆静静伫立在苏州河畔,它是上海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之一,如今,因为“上艇”的诞生焕发出新的生命,成为上海拥抱昔日骄傲的见证。

李理透露,2019年开始筹备上艇,顶层设计时就把赛事定位在与上海建设全球体育之都相吻合的品质上,打造顶级水上赛事,并向国内外的知名赛艇队发去邀请,受到积极的回馈。“上海是中国赛艇运动的发源地,上海划船总会有百余年的历史。上海也培养了许多赛艇世界冠军,全国冠军。所以说,‘上艇’这项赛事是应运而生。”李理说。

缩短赛道

“全球范围内,这类赛事都是安排在城市原有水域进行,通过比赛展现城市水域景观,宣传城市形象。上艇的赛道因此就设在苏州河上。”说起来简单,但苏州河道蜿蜒曲折,流经整座城市,如何在这条母亲河上设定最佳赛道,幕后团队是费了一番功夫的,李理透露,团队为此进行了多次勘察,“我们希望‘上艇’展现上海城市风貌,因此先将终点定在一览浦江风光的外白渡桥水域。终点确定后,我们沿河回溯,比如途径的上海划船总会,上海邮政博物馆,四行仓库,上海福新面粉厂,赛道正好将这些有代表性的上海地标尽收囊中。”

李理居住在苏州河沿岸,勘察的过程中,她和同事欣喜地发现,母亲河两岸的风光愈发迷人,中心城区贯通的沿岸步道不但景色优美,而且设计亲民,为“上艇”举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她特别提到赛道经过的十三座桥,从西侧的昌平路桥到东侧入江口的外白渡桥,每一座都是上海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又是上海城市新貌的创造者,也组成了“上艇”独一无二的赛事景观,“这些桥梁,代表着上海城市发展的新与旧,都很有故事,比如外白渡桥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乌镇路桥从原来的6孔木结构桥,变成了现在的单跨钢管系杆拱桥……”

首届“上艇”设八人单桨有舵手的追逐赛和冲刺赛,最初追逐赛设计的赛道长度为7公里,最后调整为4.2公里。减去的距离背后,饱含上艇对参赛队伍的理解和尊重。“这次参加的有专业队伍,还有高校队伍和俱乐部的队伍,一共46支。7公里长的赛道,意味着结束比赛,来回要划上双倍的距离,我们不希望有些队伍感觉到太大的挑战。”李理解释,选手的精力更多会花在如何应付曲折的赛道上,“不像波士顿的查尔斯河,那里桥宽,堤坝高,苏州河的流向不同,给比赛增添了难度;而且,赛艇从桥下经过时,因为受到宽度限制,只能走中间的桥洞,难度系数进一步提高。”为此,首届“上艇”设置“舵手金奖”,届时,观众可以看看,哪条赛艇能随苏州河一路逶迤,率先登上领奖台。

两度闭闸

得知“上艇”举办,有热心市民心存疑虑:苏州河是流动的,能在上面划桨赛艇吗?这恐怕是筹办“上艇”最费心思的地方。赛艇比赛要求在静水中进行,那么,如何在保证比赛条件的同时,将“上艇”打造成城市水域的景观赛事?李理说,这得益于幕后团队间的理解、协作,特别是水务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为确保“上艇”顺利进行,10月18日至24日期间,苏州河口两度闭闸。

与黄浦江交界的苏州河口建有水闸,集挡潮、防汛、冲淤、调节水位等多种功能于一身,闸门一开,水流很快,河里也会涌入枯枝败叶及各类杂物,赛艇比赛前要在水上搭建平台,设置浮球,这样势必受到影响。为了让赛事筹备工作顺利进行,通过调研勘察,交流沟通,“上艇”幕后团队与上海市水务局相关部门很快达成一致,在10月18日至20日搭建期间关闭闸门,之后,10月21日开闸引水一次,然后从21日至24日晚8点前继续关闭闸门,因为期间参赛队伍要下水训练熟悉赛道,需要河道保持静水状态。而这些,都是水务部门经过实时监测后作出的及时应变。

两度闭闸,各方都是为了“上艇”成功办赛的共同目标。“和陆路不同,水上办赛要考虑的因素复杂许多。比如苏州河上每天有公务船、保洁船在工作,为了‘上艇’它们特地申请封航,按照我们比赛的规程让行。另外,为了让市民能在亲水平台更好地观赏比赛,也避免有物品掉入河中影响比赛,相关部门在绿化整治、垃圾回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李理说,“大家都非常支持将‘上艇’打造成上海城市景观赛事的新名片,这项比赛能顺利筹办,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首席记者 金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