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桃花源(纸本设色) 霜降去赏樱 酒醉种种 祖父丰子恺对我们的言传身教 端坐于新闻直播台 秋天里的俄罗斯文化之旅
第19版:夜光杯 2021-11-09

端坐于新闻直播台

戴民

照片中的我,端坐于《人民网》新闻直播台,眸子厚郁,神情疏朗,谈不上英俊帅气,微笑瞬间,概切近世俗包容的眼光,也抵近人性惯常的自恋。

那是上海世博会期间,我在北京《人民网》与网民直播交流时,记者为我留下的一张照片。

某天,接到公安部治安局来电,让我去北京《人民网》接受采访,部新闻发言人在北京特意提点我,囿于彼时一些敏感事件,部里组织各地治安负责人轮番与网民互动交流,社会关注度高,当用心攻略不负众望。

翌日,一名叫杨艳的记者陪同我去直播间,里面走出大导演张艺谋,刚做完一档对他的直播采访。我不由得心脏噗噗直跳背脊生汗,满心备好的话聊顷刻支离破碎。杨艳瞧见我不安,递来鼓励目光,我们寒暄几句后,拉开与网民互动的序幕。

主持人就世博会安全主题做开场白,但网民绕开话题,大都关切警民关系热点话题而直面提问。一位网民问道,就当下的警民关系,你认为老百姓心目中警察形象应当如何?

从警三十年,不免心潮起伏。情急之下,我从自己的姓名谈起。父母起名,我当有心为之。当一个老百姓心目中的好警察,必当爱戴人民,时刻将老百姓放在心中。

我想原本不该发生的冲突事件,敷设一个共同点,彼此心存芥蒂,而警察首当自省。当年,老市长陈毅为新中国警察提名“人民警察”,已然昭示怎样才能当好一个老百姓心目中的好警察。

杨艳满意地冲我微笑,替网民追问:“能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我归纳了三个“人”字。

要让老百姓满意,警察首当人格化。警察自诩为国家机器,坊间也视警察为“政府”,警察本当尽显威严固守强势,老百姓怕与警察打交道。诚然,警察是一国法律之化身,但还得把自己看成普通常人,同老百姓能搭得上话,不打官腔,多说人话,亲近老百姓,彼此才生鱼水之情。警察是主动一方,让寻常百姓畏于警察未必赢得民心,老百姓喜欢马天民的人格魅力,警民融洽自不在话下。

其次,一个好警察应当人性化。警察也谈人性?主持人不免替我捏把汗,我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我以自身从警的几件往事说起,警察管辖治安事关民生,处事断案重在情理。警察虽是执法者,手握法律裁量权,但凡事非得剑拔弩张,人世间很多事情有可原,青红皂白不分,动辄处罚往往事与愿违。类似三五知己斗牌而无碍旁人,警察未必明镜高悬剑走偏锋,况且一部治安处罚法,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乃一大原则。老百姓心知肚明,他们心目中好警察通情达理,能以人性关照天下,既有霹雳手段,亦怀菩萨心肠。

警察还应当人文化,是我阐述的第三个观点。老百姓眼里的警察是一介武夫,只会拳打脚踢,这是警察被许多人误解的原委。警察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当知晓百科,精通专业,才能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抱有人文情怀与履行警察使命并非相悖,警察应当自觉摆脱一切固化的可能,追求本真,让自己提升到一个通体明澈之人,一个让老百姓喜欢的警察,他眼中的世界必定是光明的。

讲到这儿,我心情怡然,身子也松弛了,那时,被《人民网》记者抓个正着,拍下这张照片。

顺便说一句,那天访谈,一小时之内,有网民点击量达365万,其中海外点击量83万,境内外报道媒体37家,反响良好,这也是我心仪这张照片的缘由。

母亲坐在高脚凳上,脚下垫着木箱的我,才及母亲肩高。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