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8日 星期三
秋意(国画) 背影 体验了,才明白 心爱的吉他 我最喜欢的一个汉字 天凉好个秋 出租车里的风景 城·事
第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2021-11-14

城·事

王诗韵

上外附属外国语中学高一(5)班

上海,我生于斯、长于斯十五年的“魔都”,心中对她从来都是满满的喜爱。无论是乘船游览于黄浦江上,倚靠着栏杆,眺望浦江,船身劈波斩浪,两岸灯光璀璨,倒映在江面上,也随之一起一伏,熠熠生辉;还是徜徉于繁华盛景……我们思绪总会难以自禁,宛如风儿拂过的发梢,漾开阵阵涟漪,一同流淌进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

我在寻找,在历史的长河里寻找,沿着黄陂路徐步向前,路上少有车,风吹梧桐树哗哗作响。穿过一道窄马路和几个露天的咖啡馆,随即折进一条弄堂。看见了,看见了,望志路106号,青红砖交错,黑门铜环的老式石库门楼房。这就是原来的贝勒路树德里。突兀在眼前的就是早已熟悉却未曾谋面的——中共一大纪念馆。一扇黑漆的门和米黄色石条门框像盼儿早归的母亲般伫立在路边。我知道,我找到了,找到了思想的水源,上海发展的魂。

当走进这个不大的庭院,拾级而上,一幅中国近代史的画卷铺陈在面前。驻足于此,凝视、冥想,用心拂去历史的烟尘,感触那曾经的风雨。邹容亲笔书写的《革命军》就在那里,秋瑾的亲笔书也在那里,黄兴的军刀依然闪闪发光。俯下身,1919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上有鲁迅先生的《药》,读到了老栓父子,还有人血馒头。抬头看,李大钊先生的《再论问题与主义》在1919年第35号《每周评论》上。再读一遍,大钊先生与胡适的论点如此近,仿佛在耳边,在眼前。看过了,读过了,我知道红色的记忆在这里,亦在心里。

抚摸过红色的木栏杆,回望了红墙的庭院,走出了这扇重重的门,我捡拾起一片大大的从院子里飞出的梧桐叶。

我不断追寻着这历史遗留的痕迹:我仿佛看到弄堂深处的亭子间里,那一张张朴实稚嫩却又肃穆的脸庞,在聆听慷慨激昂的演讲,眼中泛起晶莹的泪光;我仿佛看到他们在会上激烈讨论时的铿锵有力;我仿佛看到他们高唱《国际歌》,面对刺刀尖依然挺起的胸膛……他们是那样纯粹,那么无畏,再冰冷的牢狱和严酷的刑罚也磨不去一身傲骨风华。“不惜惟我身先融会贯通,后断频频慰九泉。”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我又走到了上海街头,满目苍翠,遍地锦绣。熙来攘往的人群,像潮水。入夜,霓虹刺眼,灯光恍惚,亦幻亦真。旧时代的“十里洋场”已经焕然一新,成为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名副其实的“魔都”。上海,为什么会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巨变。为什么会日新月异,一天一个样?我再次回眸方才瞻仰过的那幢青红砖交错、黑门铜环的老式石库门楼房和看到的辉煌的历程——我明白了。就是那幢楼开始的“初心”,就是那幢楼里把拳头举过头顶人的宣誓,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信念、忠诚、勇气、坚强,改变了一切,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上海。

百年之后的我们,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乘在时代的航海游船上,感受这座都市的气息,感受时间给予我们的赠礼,一路凯歌前行。

我深深热爱着上海,爱她的模样她的文化,爱她故事里的人和事。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