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鑫瑞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初三(15)班
我最喜欢的一个汉字是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人类与月的缘分从来没有断过。月自然也被我们的祖先记录下来——以象形文字的方式。因此,尽管距汉字诞生已有数千年,月的甲骨文并不算太难辨认。创造它的人未必会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象形字,承载了诸多文人骚客的情怀。
盛唐气象壮阔而宏大,果真是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月以其皎洁与优美,成为了无数诗人情感的寄托,其中又以李白最甚,月字也因此频繁出现在诗歌中,每个中国人的诗歌启蒙都始于一抹月光——他床前的那一抹。而人们对于人生归宿的浪漫遐想,亦是一轮明月——他醉时想捞的那一轮。诗仙的浪漫与月字的朴实交相辉映,融汇成华夏儿女的明月情怀。
月是乡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未漂泊异乡的我,每当读到这句诗,也不免心中一颤。“月落乌啼霜满天”,我仿佛听见乌鸦的悲啼,以及寒山寺的钟声;我望见如霜如雾的月华,洒满张继的愁思。“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光似是琴弦,连接着故乡与游子,每当秋风拨动琴弦,游子心中的故乡,便历历在目了。
月是美的代名词。读到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其中一句:“辋水沦涟,与月上下”,真觉得美得不可方物:试想,静谧的冬夜,微波荡漾,月影起伏。这怎能教人不心迷神醉?这样的画面能打动人心,月的柔美不可或缺。而这,正是月字的力量。
自然,月的内涵远不止这些。“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中有三分少年意气……而这都寄托在一个朴实的象形文字里。这个小小的汉字,也象征着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明月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