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重现“玉山雅集”文采风流 每一页都是民俗风情画
第13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1-11-24

重现“玉山雅集”文采风流

上海苏州联手助力江南文化建设

王翚《幽碧亭雅集图》清 绢本

近日,由长三角四家美术馆院联合主办的《文采风流——玉山雅集特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幕,通过对“玉山雅集”相关人物介绍以及书画、文献、诗文和典籍等展品的呈现,进一步阐述了“玉山雅集”的文化价值及其对江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贡献。

江南文化是长三角地区的精神纽带,在国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长三角美术馆协作机制积极推进成员单位的馆际合作。“江南文化”作为上海着力打造的文化品牌之一,去年11月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与昆山市方面签约,将“玉山雅集”特展引入上海。

元末诞生于昆山巴城的“玉山雅集”,是元代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创作最多的诗文雅集。这项在文坛引为佳话的文化盛会和东晋的“兰亭雅集”、北宋的“西园雅集”合称为中国古代三大雅集,被《四库提要》赞为“文采风流、照映一世”。

此次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玉山雅集特展”上,600多年前雅集主人顾瑛的《古树空亭图》,以及元代《松石图》《溪山春霁图》《清閟阁图》等绘画精品,唐以来古籍善本十部与当下画家的园林画作,共同还原元末那一场场“文采风流”。

展览从史上最著名的几场雅集入手,从仇英《西园雅集图》等几件古代名画的复制品开始讲述,由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华嵒《玉山雅集图》(复制品展出)引入元末“玉山雅集”的主题。展览由解读篇、人物篇、传承篇、名胜篇四个板块,通过对“玉山雅集”相关的人物介绍以及书画、文献、诗文、典籍和家具等展品的呈现,进一步阐述了“玉山雅集”的文化价值及其对江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贡献。“元四家”之一的倪瓒的《松石图》、《溪山春霁图》,元代书画家张雨的《清閟阁图》、王翚的《幽碧亭雅集图》以及顾瑛的《古树空亭图》等历代绘画精品同时亮相本次展览。

“玉山雅集”的雅集活动中创作的众多诗词作品大多是以园林景点为创作主题,而成为元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雅集活动的开展主要在私家园林,而因雅集的绘画大多亦是以这些园林景点为创作主题,甚至就是在这些亭园中完成。正是这种随性氛围与艺术创作的特性相契合,使得历代文人雅集中产生了大量名垂千古的佳作,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独特景观。本次画展特邀各地艺术家以园林为主题,诗画合璧,创作为国画、油画、版画、水彩43件。

刘海粟美术馆馆长鲍薇华表示,“玉山雅集”在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也是江南文化中独树一帜的一段历史,希望本次展览能够为推进江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进一步健全江南文化保护体系,建设全国江南文化研究高地提供内容支持。

此次展览由刘海粟美术馆、昆山市侯北人美术馆、苏州美术馆和苏州美术院联合主办。展览开幕后还举办了研讨会,专家们一起探讨“玉山雅集”的文人精神如何融入上海,进一步推进江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展览持续至12月8日。

本报记者 乐梦融

相关链接

玉山雅集主人顾瑛在阳澄湖畔大举修筑“玉山佳处”,兴建玉山草堂,遍请文人墨客,在此吟诗题句、书画品鉴,用其大半生的精力从事雅集活动。他在昆山仿照王维辋川庄、借用杜甫诗为楹匾构筑“玉山草堂”,草堂内不仅有园池亭榭之胜,更有主人耗费大量财力搜集来的古书名画、鼎彝珍玩,使之成为文人理想的游赏休憩之所。史料记载,玉山雅集大体上从至正八年(1348)到至正十九年(1359)前后持续近十余年,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诗文水平最齐整的雅集,玉山雅集共开了180多次,一共产生了5000多首诗歌,是当时江南文化转型期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文化现象。柯九思、张翥、黄公望、倪瓒、杨维祯、顾瑛、于立、张天英、张田等均是雅集座上宾。名士聚会必有诗词唱和,因此留下了珍贵的文字记录。参加雅集的人既有本地文人,也有因游学、仕宦而经过吴中的南北人士,雅集的影响力无远弗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