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热闹的双11电商购物节,各类优惠让人眼花缭乱。今年也不例外,新车销售仍加入促销大军,大额补贴、定金膨胀、五折购车、0元购等字样很是抢眼。等到各电商发布战报,贴出的也不过是一张张没有具体销售数字的榜单,其中缘由很是耐人寻味。
自2015年天猫尝试平台卖车后,平台流量与汽车整车交易量从未成过正比。有4S店经销商表示,“没有我们的支持,电商平台卖不了车,平台某个时间节点才能给的优惠,我们平时就能给,平台下单,最后还是要来4S店提车。”这一点,曾在网上购车的车主表示,要拿到所谓的补贴,需要经过拍下订金、到店购车、上传发票、补贴到账四个流程,一般尾款订单完成后60天内才能向平台申请补贴,上传购车凭证等材料,平台审核后返回补贴。而在4S店购车,既能享受到讨价还价的乐趣,还能提车、上牌全部搞定,售后服务也知道该找谁来对接,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
另一方面,在电商处拍下订金时,必须输入准确的购车信息,随后才有机会参加抽签。换而言之,头脑一热拍下订金,那只能选购这个品牌的车型甚至是某款指定车型,而且,抽签意味着主动提供线索却不一定换来购车补贴,万一热情退却想做个更改,那也只会是订金打了水漂。
天猫统计榜单显示,双11有超过4000万人上天猫看车选车,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张张没有具体销量的榜单,而最终的转化率、成交量也是不了了之。在现有的汽车销售生态下,仅靠流量盛宴带不动汽车买卖。 白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