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应急协同为城市安全保驾护航 特色小镇  区域协作“新支点”
第13版:长三角/视点 2021-11-30

特色小镇 区域协作“新支点”

——访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田淑英

田淑英

特色小镇是城市群中重要的功能节点。日前,2021长三角高校智库峰会在上海举行,会上发布《新格局下特色小镇赋能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报告,强调特色小镇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具有全方位、深层次、多链条的创新驱动意义。

本报记者采访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安徽特色小镇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淑英教授,探讨在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挖掘特色小镇内在潜力,发挥更大作用,有效赋能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

文化产业生活相辅相成

记者:在新发展阶段,特色小镇承担着新的历史使命,特色小镇在城市群协同发展上发挥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田淑英:近年来,我国很重视特色小镇建设,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2016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在《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到,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打造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和新型城镇化有效载体。

2020年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在《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提到,要求准确把握特色小镇区位布局,推动其先行承接城乡融合发展等相关改革试验,努力探索微型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路径。

2021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关于印发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的通知》再次强调特色小镇的功能作用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载体、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支点,并进一步明确了操作性要求。同时废止了之前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印发的16个特色小镇文件。《导则》的发布,标志着特色小镇建设将进入新阶段,开创新局面,并对区域发展亦具有借鉴意义。

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特色小镇显现出的独特作用,主要体现在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四个环节。

从生产环节来看,特色小镇承载的是集聚产业,通过特色产业集聚来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或者通过孵化新的产业业态来开发产品新的功能,从而形成高质量的产能供给。

从分配环节来看,特色小镇起到连接的作用,它能够支撑起一批创新创业群体,解决部分群体就业困难的问题。同时,能为拥有创新思维的群体,提供税收优惠或者其他支持,从而扩大中等收入的均衡,也能解决居民就地就业的问题。

从流通环节来看,特色小镇助力城市的优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打通了物流的壁垒和局限,加强了服务功能。

从消费环节来看,促进配套基础设施的提升,能够扩大生产性的消费需求,其文化、生态、旅游元素,较好地迎合了目前的市场消费需求,让文化、产业、生活三者相辅相成、交相辉映。

发挥城乡廊道纽带作用

记者:从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现状来看,三省一市的资源和要素流动愈加频繁,其中特色小镇建设有无优秀的典型案例?

田淑英:特色小镇作为微型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创业平台,是城市群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与中小城市、城区与乡村区域之间要素流动,发挥廊道和纽带的作用。

2021年上半年,全国各省市的特色小镇有1600个左右,其中长三角地区有363个,可以说,长三角是全国特色小镇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涌现了一批成功案例。例如,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梦想小镇是信息服务类小镇,锁定互联网创业和天使基金两大产业门类,确定了“资智融合”的发展路径。累计引进上海苏河汇、北京36氪、深圳紫金港创客等知名孵化器以及500Startups、Plug&Play等2家美国硅谷平台落户。

作为浙江杭州创新发展的一张名片,梦想小镇近年来全面开拓区域合作。2019年12月,杭州与合肥共建合杭梦想小镇,结合合肥国家科创中心的品牌和力量,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主动对接溢出资源,构建配套融合、错位互补的产业链条。

2019年11月4日,梦想小镇沪杭创新中心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揭牌运营,发挥中心异地研发、资本互动、协同聚才、国际合作的纽带作用,推动项目“上海孵化,杭州加速与产业化”。梦想小镇深度践行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是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之路。

但是,目前仍然存在部分特色小镇概念混淆、内涵不清、创建基础较差,或存在同质化现象、重复竞争等问题,导致一些特色小镇建设进展缓慢,主导产业薄弱。因此,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我们就要把视野放宽到长三角整个区域,思考如何防止特色小镇同质化,并形成高效合作协调。

搭建区域分工合作体系

记者:特色小镇成为构建长三角城市群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节点,接下来应该如何去推进长三角特色小镇发展?

田淑英:第一,优化特色小镇产业布局。依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围绕各地适宜发展的产业,在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大格局下找准每个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定位,避免出现同质化竞争。

借助社会智库力量编制“三省一市”特色小镇产业链名录,通过特色小镇开展产业链式合作,以此搭建长三角地区产业分工、合作体系,同时为投资主体提供参考。

第二,培育一批深耕企业。通过特色小镇这一微型产业集聚区,围绕对外依存度大、附加值高的环节,培育一批深耕产业链细分领域的优质企业,开展进口替代。在长三角打造创新产业、投资贸易、金融环境、政务服务“四大体系”,建设功能相对集中的空间载体。通过特色小镇这个“支点”,撬动长三角城市群整体产业链布局的优化,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第三,打造特色小镇集群带。利用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定位,积极与国际高端资源对接,打造以高端产业为主的特色小镇集群带。集合多方面优势,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开辟新市场,打造特色小镇协同发展的沟通交流平台。

第四,塑造长三角区域品牌。鼓励同处于一条产业链的特色小镇共同开展品牌创建和营销策划,促进小镇品牌与产业品牌、企业品牌的良性互动,同时持续举办跨区域特色小镇高端论坛、大赛和专业类会展,借助长三角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名人资源,擦亮特色小镇文化品牌底色,积极提升国际影响力。

本报记者 吕倩雯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