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龙套”升级成配角 最低调的她  最高调地赢
第18版:文体新闻/体育 2021-11-30

“龙套”升级成配角

樊振东问鼎世乒赛但欧美男乒带来新挑战

瑞典组合卡尔松(左)/法尔克庆祝男双夺冠 图 新华社

世乒赛是个年轻选手圆梦的舞台。今天上午,继王曼昱首度获得世乒赛女单冠军后,与她同龄的樊振东在男单决赛中直落四局,击败使用六边形球拍的瑞典小将莫雷高德,第一次捧起圣·勃莱德杯。以樊振东这些年的表现及所展露的霸气,这个冠军的归属符合绝大多数人的预料,可谓水到渠成,也是对他付出的最好回报。

不过在看起来有些平淡的结局背后,本届世乒赛的男单赛场上,也诞生了许多“意外”,或者说是惊喜。名不见经传的瑞典小将莫雷高德一路杀进决赛,便颇具代表性。总体而言,本次世乒赛的男单赛场,如同北半球的天气一样,有些“冷”。

“奥运后遗症”发作

世乒赛开始前,日本队被普遍视为中国选手夺冠路上的最大阻碍,可世乒赛打到第四天,日本男单便已全军覆没,张本智和更是首战出局。意外的背后,是“东京奥运后遗症”的发作。

以张本智和为首、原本雄心勃勃的日本男队在奥运会上遭遇重创,兵败东京后,日本男乒士气低落,集体陷入低迷,奥运后的几站公开赛状态不稳,教练组的更迭加上各方的压力,让年轻的张本与队友心态失衡。可以说,日本男队对本次世乒赛男单基本无心恋战,这也是几位名将遭遇无名小卒冲击时早早缴械的重要原因。或许,日本男乒目前最需要调整的并不是技术,而是对待比赛的心态。

与日本队类似,韩国男单也正经历着“奥运后遗症”。几个月前在东京颗粒无收的尴尬,让他们遭遇口诛笔伐,头号选手郑荣植更因表现不佳被调出世乒赛大名单。这一近似“秋后算账”的做法,无意间让来到休斯敦的几位乒坛骁将压力陡增,更可能心生不满。无法全身心投入的结果,便是输球。8强战中,韩国男单的最后“防线”林钟勋遗憾出局,“太极虎”只能期待来年。相较之下,中国台北代表队的情况要简单一些,庄智渊临近退役,不复当年之勇,林昀儒在奥运会惊艳众人后,被对手重点研究,加上年轻选手难免有所起伏,无缘16强,也可视作成长中的一笔学费。

欧美军团来叩门

除中国之外的东亚强手纷纷遭遇滑铁卢,留下的空缺谁来填补?答案是“进击的欧美军团”。

本届世乒赛的男单赛场,欧美军团从传统印象中的“龙套”,升级成了“配角”,其中的不少人,甚至开始向“主角”发起挑战。这一切,与国际乒联近些年推动的规则和技术改革,以及由此为欧美选手创造出的表现机会密不可分。

两年前的布达佩斯世乒赛上,名不见经传的法国人西蒙·高茨战胜许昕,结束了两位中国选手连续7届会师男单决赛的纪录;瑞典选手法尔克在决赛中对马龙形成的冲击,更让欧美选手嗅到了重返乒乓舞台中心的机会,加上本届比赛杀出的莫雷高德,曾经国乒最大的对手瑞典,大有东山再起之势。同时,奥运参赛名额的变化、国际乒联在器材和技术方面对欧美流派的略微倾斜,以及“养狼计划”和“海外兵团”多年来的影响力,让一批年轻选手开始逐步撑起乒乓在欧美的版图。

休斯敦世乒赛上,波尔力挫周启豪,林高远第二场便大战7局才惊险过关,皮切福德和雨果连续将梁靖崑拖入苦战……正如男队教练秦志戬在出征前所言,“现在中国队在男单上还是有优势,但面对的冲击越来越大,不少欧美选手进步很快,打法很有特点,他们也看到了机会。”

分庭抗礼成趋势

伴随一众欧美新鲜血液的出现,世界乒乓球的格局,也可能产生微妙变化。短期来看,东亚地区依然占据整体优势,但欧美对亚洲,尤其是对国乒带来挑战,甚至分庭抗礼,都可能成为大势所趋。

当选国际乒联执行副主席后,刘国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一段有趣的对话:中国球迷的老朋友,瑞典乒乓名宿瓦尔德内尔向“胖子”提议,创办一项在中国最好的选手与其余协会最好选手间进行的对抗赛。“他计划在中国和欧洲轮流举办,在中国比赛就叫‘刘国梁杯’,在欧洲比赛就叫‘老瓦杯’,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给了肯定的答复,说不定明年就会有第一届比赛了。”刘国梁说。

越来越多的欧洲选手,正渴望与“国球天团”切磋技艺,找到并缩小差距,同时,国际乒联等组织也将继续不遗余力地让乒乓球在更多地区发展起来,正如刘国梁所言:“中国乒乓要与世界共享,让这项运动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未来的日子里,国乒需要做好应对更多冲击和挑战的准备。正如樊振东在夺冠后所说,这次夺冠并不是终点,相反,它是新征程、新挑战的起点。

本报记者 陆玮鑫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