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振鹤先生收藏的墨印大开本
“文选李善注”字样
首页有“同治八年九月金陵书局校刊”
◆海 青
前几日去拜访美术评论家华振鹤先生,在华先生府上看到一部品相颇佳的墨印大开本《文选》(李善注)。这部古籍是华先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在一家旧书店中发现的,文学素养深厚的华先生一眼就认出,此书正是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昭明文选》。
《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由南北朝时期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纂的,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从时间上看,它收录了自先秦至齐梁几百年间的七百余篇作品;从分类上看,它对赋、诗、骚等37类文体进行了编排,而经、史、子等思想学术类文章都没有被收入。由此可见,编者已初步意识到文学与其他类型文章在艺术形式上的区别,并通过此次编选,首次为“文学”与“非文学”之间划定了界限和范畴,对文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起到了开创性作用,也是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昭明太子萧统以文才显名,性情仁爱宽厚,更有着超群的见识与眼光,其选文之观点、角度、标准都带有高雅醇厚的美学品位。《文选》不仅选录了历代丰富的优秀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是它通过分类,清晰地展现了从先秦到齐梁的文学发展演变轨迹,确立了文体方面的榜样,保存了中华民族早期的文学精粹,并对后世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学子求取功名的必读之书。鉴于《文选》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读《文选》成为一门学问,在《文选》的几种注本中,以李善注本最为学界所推崇。
此书首页,印有“同治八年九月金陵书局校刊”字样,这就引出了一个重要历史人物——曾国藩。同治三年(1864年),曾国藩在南京创办金陵书局,专司官府刻书事务,通过重刊经典来打造金陵书局的品牌,从而有力带动了各地官办书局的纷纷设立。金陵书局凭借其官方背景和经济实力,很快成为晚清极有影响力的书局,所印之书,质量上乘,学人争抢,是藏书家的心爱之物。同治八年正是金陵书局最为鼎盛的黄金时代。曾国藩与金陵书局对其后风云际会时期的清末民初出版业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可贵的资料。
这部珍贵的《昭明文选》陪伴华振鹤先生长达半个多世纪,它开本宏阔,纸精墨浓,可谓不惜工本之作,为官刻本精品,其背后所沉淀的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背景,更增添了它的文化收藏价值,实为难得一见之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