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云带飞雪,日暮雁门关。”“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寄语年少妻莫哀,鱼金虎竹天上来,雁门山边骨成灰。”从古至今,描述长城雁门关的诗句很多,足见其受关注的程度。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雁门关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总长数百公里,至今仍有30公里保存较好,高耸河岸,甚为壮观。它素有“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美誉,是中国古代规模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
雁门关的围城随山势而建,周长5公里多。城墙的南端分别与关城的东西两翼相连,向北则沿着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围,合围处建有城门。围城以外还筑有3道大石墙和25道小石墙,起到屏障的作用。关城正北的山岗上有明清驻军的营房旧址和练兵校场。西门外有关帝庙。东门外的靖边祠,祭祀战国名将李牧,现仅存石台、石狮子、石旗杆和数通明清碑刻。
围城以西的旧关城附近有明代建造的白草口长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长城段之一。
夏菁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