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有着2000多年的连续建县史,是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之城,有“蜀汉兴,葭萌起”之说,人称“巴蜀第一县”,是迄今为止全国三国文化资源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城。昭化古城还是剑门蜀道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昭化古城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尤以三国文化著称于世,如“费祎开府治事”“张飞战马超”“姜维兵困牛头山”“霍俊守城”等,置身千年古城,遥想当年金戈铁马,一幕幕历史故事再现。县官升堂审案的县署、古代考棚、汉城墙明城楼、榫卯斗拱大成殿、费公墓敬侯祠……古色古香的建筑蕴含古代韵味,每一处都有不同的历史故事。古城现存的四条大街,五条小巷均用当地青砂石板按三横两纵、中间高两侧低的瓦背风格随坡就势而成,且街巷之间“丁”字相连,具有“道路交错相通,城门不相对”的军事防御特色。古街两侧保留着完整的明清建筑多为穿逗木结构、小青瓦、古朴的川北风味民居。
剑门蜀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绵延千余公里,是保存至今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之一。蜀道上重要的节点金牛道昭化段,主要分布在昭化镇辖区,起于大朝村高庙铺,接剑阁县剑门关镇高峰村交界,止于昭化古城桔柏渡,全长34.95公里,其中保存完好的蜀道长14.62公里,消失遗址长20.33公里。金牛道昭化段承载了丰富厚重的古蜀道文化,穿越氤氲的山林,绵延的青石板和苍松翠柏是古蜀道的象征和历史见证。由于地处山区丘陵地带,蜀道森林植被保护极好,蜀道望夫桥段的古柏众多,多种珍稀动植物在此繁衍生息,催生了沿线丰富的历史、人文、自然景观。 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