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威尼斯斯卡尔齐教堂(速写) 亲子也不能等 剥毛豆 才有梅花便不同 弄堂过年 严独鹤的笔名思招
第15版:夜光杯 2022-02-09

弄堂过年

陈建兴

站在弄堂的尽头,远远望去,不少人家的屋檐下吊着一根根的竹竿,腌好的咸猪头、咸鱼干高高挂着,不少褪了毛的鸡鸭敞开着肚子,里面用一根根小竹棒撑着晾晒。新年要来了。

那些年,不少年货都是要凭票供应的。面对一大沓宝贵的红红绿绿的票证,母亲看得有些眼花,指派我去买年货。我在南货店买回红枣、黑枣、木耳、粉丝、桂圆等,回家的路上,嘴馋得不行,边走边拆开纸袋就吃起红枣、黑枣。但也不敢多吃,怕被母亲发现“吃生活”。不过精明的母亲还是从纸袋上发现了动过的痕迹,以后的几天里,不再让我去买食品了,而让我去菜场买禽蛋、发芽豆、咸菜之类没法偷吃的东西。

春节前几天,里弄干部上门来找我,让我帮忙出几块弄堂里的黑板报。他给了我一份“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倡议书、几页好人好事的表扬稿,还有几则春节副食品供应截止日期的通知等,并让我自己再挑些东西刊登。我去学校图书馆找回了“春节的由来”“小孩莫乱放鞭炮”等宣传内容。出板报时,我用揩布沾水写上空心的“欢度春节”几个大字,再用红粉笔填色。里弄干部见我做得符合时情,有模有样,奖给了我一本绸面笔记本。

母亲看到有人家的门上贴着大红春联,也让我叫人去写一副来。我便买来大红纸,裁成长条,去学校找美术老师帮忙。老师大笔一挥,写了两句毛主席诗词:“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我拎着墨迹未干的春联小跑回家,用糨糊贴到了门上。

弄堂人家有清清爽爽过年的习俗。小年夜,常是全家总动员,父亲拎着铅桶去水井吊水,母亲用布包着头,把鸡毛掸帚绑在丫杈头上,伸到屋檐下掸去蜘蛛网和灰尘。姐擦窗很有一套,先用湿布,再用旧报纸,把片片玻璃擦得像没玻璃似的。我与弟弟则喜欢把大扫除扔出来的废铜烂铁拿到废品站去卖掉,得到的几角几分钱对半分。

各种香味纷纷从各家传开来。不少人家在铁锅里放着黄沙炒花生米、香瓜子,也有的炒山芋干、栗子、蚕豆、黄豆。我从一头走到另一头,饶有兴趣地看看各家炒些什么好东西,碰到熟悉的人家,还能抓一把尝尝。哥也会在铁锅上炒从乡下带回来的长生果,我一看到长生果泛起焦黄,马上抓一把剥着吃,那个香啊,被母亲看到吃“麻栗子”也不会松口。

除夕下午,就到了家庭主妇们各显神通的时候,做蛋饺、搓肉圆、氽熏鱼、蒸馒头,剥冬笋、烫粉丝、发鱿鱼、磨糯米粉……忙得不可开交,灶披间里热气腾腾。不同籍贯的人家烧出的菜肴各具地方特色:苏北人家的肉圆,宁波人家的糟货,南京人家的板鸭,上海人家的咸鸡……风味各异,还不忘相互尝尝味道。我家呢,原来的一只煤球炉不够用了,父亲买来一只新的,“笃”起了两只红烧蹄髈……

夜色笼罩着天空,弄堂里家家户户却灯火通明。盼了一年,开饭了!我们一家人围桌而坐,一碗碗香气扑鼻的菜肴端上了桌,我一时竟不知从何下筷……窗外,一朵朵的烟花在空中绽放,绚丽无比。吃到快结束时,母亲将一只“全家福”砂锅端上了桌,我知道这是弄堂人家年夜饭里最靓丽的一道菜肴,蛋饺、肉圆、冬笋、熏鱼、粉丝、河虾、菠菜、咸肉、木耳……“全家福”,是弄堂人家最美好的希望与祝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