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两会时。回顾过去一年的履职,上海市全国人大代表身影忙碌,调研脚步尤为密集——走向社区,走进企业,在各个领域中直面社会关切。带着多年履职和本职工作的长期积累,代表们将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将调研中的观察、交流与讨论,凝结进一份份议案建议中。
为国计民生,为千家万户,代表们有着朴素的愿望和不变的担当。当提出的意见建议得到反馈、推动实际工作,就是他们无可取代的成就感。
专题调研 拓展思考
2021年,围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实施情况开展的专题调研让代表们印象深刻。5月至8月,从专题调研启动会开始,4次、赴9个视察点的实地调研活动,有56人次的代表参与。
丁光宏代表是本次专题调研的召集人之一,一份份调研材料上记着满满当当的笔记。6月中旬到7月中旬,他和代表们分赴上海老港生态环保基地、宝钢固废处置基地、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密集调研,现场察看上海固体废物的产生、回收、管理、处置和利用等各个环节,力求真实准确地掌握第一手情况。厚厚的调研报告渗透着代表们的脚步与汗水。本次调研,代表们围绕固废法相关制度和配套政策、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完善“三化”体系、管理部门的合力监管等提出了4个方面的建议。
专题调研也激发代表们的延伸思考。在一次长三角全国人大代表有关长江禁捕的专题调研中,陈晶莹代表关注到一个新问题:“长江禁捕后,上岸渔民的未来该如何‘转型’?”陈晶莹和当地渔民交流,发现越来越多深耕水产领域的新科技企业在海外兴起。陈晶莹形成一份关于以科技动能促进长江禁渔工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渔民就业率的建议,准备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
立足专业 坚持到底
立足专业,坚持到底,是上海市的全国人大代表们展现出的共同风格。“我还要继续就这个问题提交建议。”樊芸代表所指的是她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就改革科创板的发问,她建议研究投资者门槛,提升科创板整体活跃度和流动性,明确硬科技的属性,尽快出台科创属性评价指标操作性指引。而早在2019年,樊芸就在当年全国两会上提出了关于“落实科创板重大任务,进一步激发资本市场活力”的六条建议;2020年全国两会,她又提出改革不适应的监管模式,依法实施注册备案制、严格退市制度、保证信息披露“天下无假”等七条建议,再次引发网民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也及时推动了新版《证券法》改革落地。
扎根一线 情牵民生
来自邮政快递行业一线的柴闪闪说,成为全国人大代表,自己递送的就不再只是某一个人的邮件,而是更多进城务工劳动者的心声。今年,他仍然关注基层劳动者的保障,与李丰代表“搭档”,两人拟提交一份关于完善规范劳务外包的建议。
谈起今年要带到全国两会上去的建议,扎根社区30年的朱国萍代表仍然离不开社区里的“一老一小”,离不开让社区未来更美好的愿望。做“小巷总理”,做全国人大代表,她始终坚定:“归根结底是要为人民服务。”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蒋卓庆表示,各位全国人大代表要充分认识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认真审议会议各项报告和法律草案,精心酝酿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全力以赴圆满完成会议的各项议程,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凝心聚力、献计献策,充分展示上海代表团履职尽责、为民代言的良好风采,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据新华社上海3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