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丹)冬天戛然而止,上海真的一夜入春了!截至昨天,上海已经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2月26日正式成为今年的气象意义入春日。今年的入春比常年平均(3月13日)明显偏早,这也是申城连续5年提早入春。
去年12月25日,上海入冬本就姗姗来迟,平了“史上最晚”入冬纪录,而今年的春天来得又比常年早了不少,因此这个冬天明显被“压缩”,总共只有63天,比常年平均偏少1个多月,和1991年冬天一起并列成为“史上最短”冬天。
此前,时常有网友调侃,原本感觉上海的春秋天越来越短,好像只剩下冬夏两季,如今连冬天也越来越短。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上海的四季本来就具有“冬夏长,春秋短”的季节特征。其中,夏季最长,秋季最短;夏季加冬季几乎占全年的三分之二。从历史数据的演变来看,与上一个世纪相比,本世纪上海春天的长度基本持平,但夏季在延长,秋季、冬季都在“缩水”,其中冬季缩水尤为严重。所以,上海的四季变化其实是:春不变、夏更长、秋冬短了。
申城今年春来早,2月下旬以来的回暖天气,让市花“白玉兰”抢着来报春。今天白天将延续晴暖天气,主吹东到东南风,风力3到4级,白天气温会比昨天更高。首场春雨会在今夜到访,但是雨水来去匆匆,明天天气返晴。
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近期“暖”是天气的主旋律,尽管在弱冷空气影响下,双休日气温有所下调,特别是周日的气温将跌至近期最低,最高气温预计只有12℃,但这个“小插曲”不会改变暖的趋势,下周初随着阳光迅速归位,升温大戏将再次启动,最高气温将直奔2字头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