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进琪
前些年,有空常去离家不远的一家古玩小店,店内老旧民俗用品银元铜钱、玉器挂件、竹编提篮、三寸金莲绣花鞋、刺绣帐幔等琳琅满目,而我对各种纹饰的银制长命锁最感兴趣。除了观赏,还与知识广博的店主相聊甚欢,我知道了许多老物件的掌故,尤其是长命锁的前世今生。
长命锁,是一种外取古锁形状,内取古锁寓意的佩饰。按民间说法,挂上这种饰物,就能帮助幼儿祛灾去病免祸,“锁”住生命,平安长大。
长命锁来源年代久远,据传在汉代,每逢端午,家家户户都要在门楣上悬挂上五色丝绳,当时古人认为,五色象征着五方神力,具有不可预测的神奇力量,可驱邪纳祥保平安。随后这一习俗发展成将五彩丝绳编织成长命缕系于臂腕,并在各地盛行。唐朝宰相张说在诗中有“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余”的记载。到明清时期,这种具有神力的彩绳,逐渐演变成一种由孩童佩戴,古锁模样的长命锁。长命锁的材质有金银玉等,常见的都是银制。人们相信,银有安神去邪作用,可排体内的“胎毒”,适合体质娇嫩的孩子佩戴。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写道,银具有“安五脏、安心神、止惊悸、除邪气”等作用。戴长命锁的习俗传承至今,在江南一带,还有个讲究的习俗,给出生婴儿的长命锁,不是父母购买,而由外婆或多子女的寄娘相赠,并亲自戴上,可给予生命开端长久的庇佑。
在这家店,我断断续续买过几把银质的长命锁,其中一把如意形状银锁,正面莲花宝座上,端坐着一尊手托净瓶的观音,两旁是缠枝花叶环绕。反面中间用古老的錾花工艺,錾击出阳文“长命富贵”,上方左右有二锭元宝,下方是一朵盛开的莲花。整把锁纹饰清晰,凹凸有致,呈现立体效果,闪烁着老银特有黑黢黢的光泽。有意思的是在锁的右侧,还有个小小的机关,用手指轻拨,便可拔出二根相连的插销,用于银链的更换和固定。锁的底部还悬挂着三只刻花的铃铛,用手轻轻摇晃,还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
我空闲之余,常会拿出长命锁赏玩。这些保佑了一代又一代人童年的护身符,也让我想起回不去的童年。我没戴过长命锁,因外婆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但有母亲珍藏了几十年后交到我手里,儿时戴过三年的两只银手镯。每当拿起还有我童年体温的小银镯,总感到沉甸甸的,充满了对给予我生命,哺育我成长的父母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