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2日 星期六
从严追诉网络诽谤等侵犯公民权利犯罪 拐卖和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要严惩 讲基层故事  道百姓诉求 积极研发新冠病毒广谱药
第3版:全国两会/要闻 2022-03-08
第二场“代表通道”上午开启

讲基层故事 道百姓诉求

在“代表通道”上采用网络视频接受采访的9位代表,全都来自基层一线,他们中有大学生“村官”,有贫困山区教师,有社区民警……他们讲述了基层鲜活的故事,道出普通百姓的期盼诉求。

“双减”不应该减成绩、减质量

“‘双减’减的不是成绩、不是质量!”“双减”政策实施后,有家长担心考试、升学,十分焦虑。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谢家湾学校校长刘希娅表示,减负是为了更好地提质增效。

刘希娅讲述,十几年前,她所在的学校深入推进减负、提升素质教育时就遇到了方方面面的阻力。“我们没有放弃,因为我们深刻理解,减负是为了更好地提质增效,真正的教育不应该依赖刷题和时间的堆砌,真正的素质教育也不怕科学的考试。”

学校减负了,成绩怎么办?刘希娅给出的答案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育就是要有因材施教的策略和有教无类的情怀,不辜负每一个孩子的潜能,让每一个孩子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这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也应该是社会与家长们的理性共识。”刘希娅说。

青春汗水挥洒在希望的田野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和大学生村官,要把好事实事做到大家的心坎上。”全国人大代表、江西九江柴桑区新合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洪亮分享了如何实现从大学生到“村官”的角色转变。

2012年大学毕业之后,李洪亮放弃了其他稳定的岗位毅然来到涌塘村,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刚到村时,乡亲们并不买账,对他客客气气,遇到事情直接找本地干部。他发现村里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便从环境整治着手,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一个月的时间,将全村散落的60余吨杂物清除一空。

2015年,李洪亮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在兴村富民上想办法,让村民的生活越过越有盼头。“现在村里的瓜果、莲藕、优质水稻、小龙虾等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达3500万元。”2020年底,李洪亮转岗到镇政府工作,想方设法壮大村集体经济。现在镇上种上了千亩茶树、千亩药材,正朝着打造万亩产业示范园不断迈进。

普通岗位也要弘扬“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既存在于‘高精尖’的产业和领域,也在每一个普普通通的车间里发光出彩。”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德州恒丰集团高级技师王晓菲分享自己在车间一线埋头苦干、大胆创新的故事。

2003年,王晓菲从纺织技校毕业后一直从事纺纱工作。2007年,她和同事一起反复研究、实验,创造了一种新的工作方法。这种方法应用后,一个车间43台车,每个班的用工减少了6人,产量增加了1吨多,纱线断头率降低了近五成。

由王晓菲领衔创造的5个操作法,在全国性纺织产业论坛上展示,并在多家企业推广。“只要坚持创新引领,传统产业也是朝阳产业。”王晓菲表示,她会将“工匠精神”传承下去,擦亮中国纺织制造品牌。

其他6位代表也分别就自己的履职故事回答记者提问。他们把基层百姓的声音传递到全国人大会议上,使基层民意直通“人民大会堂”。 本报记者 杨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