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女神节”的初心 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他们在行动!
第6版:全国两会/要闻 2022-03-08

“女神节”的初心

今天上午,参加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和女委员们在会场外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 陈正宝 姚丽萍 摄影报道

屠瑜

如果问年轻人今天是什么日子,不少人会说是“女神节”。这个词在线下商圈或线上购物网站上,出现得最多,也有叫“女王节”。网上一搜索,在新闻标题上也屡见不鲜。

但3月8日准确来说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又简称为“国际妇女节”“三八节”“三八妇女节”,它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它是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

虽然“女神节”“女王节”比“三八节”听起来更动听,但最初其实是某些商家为博眼球,赚取商业利益,利用“三八节”造出来的词,和“三八节”传统的本意相去甚远。当然,我们无须过多去纠结这个名词,但我们不能忘记“三八节”最初的意义和内涵——而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劳动妇女”这样一个需要被尊重、被关爱的女性群体,去保护弱势女性群体权益不受侵害。

这几天,全国两会正在召开,代表委员们就提出了许多关于女性权益方面的真知灼见,其中关于职业女性的生育问题最为引人关注。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三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要有效提升生育率,需要综合施策,全方位保障女性权益,才能从根源提升女性的生育意愿。”全国人大代表、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燕芳就减轻女性育儿压力、维护职业发展权益提出建议。

“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影响女性生育意愿最主要的因素有经济负担、育儿压力和就业歧视。”她认为,应当综合施策,如延长男性带薪育儿假至30天并强制执行,大力发展普惠型托育机构,逐步实现将幼儿园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范围,减轻有孩家庭购房租房压力,保障在校硕士和博士生的生育权利,为促进女性就业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提升各领域女性参与管理的能力与话语权等。

无独有偶,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冯丹龙也建议,出台男女同休产假和生育奖励假的政策,让男性承担更多育儿义务。

对于全职太太,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韦震玲建议,建立家庭全职服务成员职业权利保障制度。她认为,因特殊事由、特殊时期(3岁以下哺乳幼龄教育期,照顾失能父母、配偶等)辞职回归家庭、承担家庭全职服务的成员,可享受工龄累计及劳动社会保障等相关待遇;夫妻双方如果有一方选择回归家庭为家庭提供全职服务,可以适当减免从业配偶个人所得税等。

社会在发展进步,女性有了和男性一样的学习、就业的权利。而除了让女性扛起半边天,我们还应该在学习、就业、育儿等方面,给予女性更深入、更全面的关爱和支持,这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